田某,男,70岁,职工,出诊病例。
2000年8月10日初诊:患者家人来告,患者头痛约1月不愈,每天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1个月来,不仅头痛未止,而且视力下降。去医院诊治,结论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并老年性白内障。由于天气炎热,患者畏惧阳光,笔者遂乘车前往视之。
刻诊:患者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额部。询其头痛部位,答曰:头额部连及目眶,尤以眉骨部为甚,其他处均不见疼痛。询其疼痛时间,答曰:每日定时发作,早晨6点半太阳升起时,头痛准时开始,下午6点半太阳落下时,头痛准时停止。
询其痛势,答曰:疼痛难忍,初服去痛片尚可控制少许,久服却不能取效,每天只得以冷水毛巾频频敷之,以求痛势缓解。询其兼症,答曰:头额疼痛时伴有目胀,且头额疼痛一个月来,视力明显下降,畏光、目蒙、目中有干涩感,口中微苦。、
询其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答曰:夜寐欠安,其他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肝血不足,虚热头痛。
治法:养肝血,清虚热。
主方:生熟地黄汤。
处方: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身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天冬15克,地骨皮10克,枳壳6克,菊花10克,葛根20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2000年8月20日二诊:诉头额痛仍定时发作,但痛势减半,目胀显减,目中尚有蒙涩感,视力仍未改善。舌脉如前,仍拟上方再进10剂。
2000年8月30日三诊:诉头额痛已止,但每从太阳升起时觉头额部有一种昏沉感,直至下午日落之前即自行消失。目蒙目涩近日显减,视力较前略有改善。口苦已止,但精神较疲乏,睡眠较差。舌苔薄黄,脉细。再拟前方加减治之。
处方:西洋参10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身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天冬10克,地骨皮10克,炒枣仁20克,菊花10克,草决明20克,天麻15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2000年9月9日四诊:患者自己来门诊就诊。曰:头痛全止,头部昏沉感已解除,睡眠转佳。唯视力未见明显改善。舌苔薄黄,脉细。拟补肝汤善后,并嘱服一个月明目地黄丸,同时嘱近日用餐时,可多食一点鸡肝,以期改善视力。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20克,炒枣仁20克,木瓜10克,麦冬15克,草决明20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按:眉额部白天定时疼痛,《审视瑶函》称为阴邪风症。谓“此症专言额角板骨,及眉棱骨之病也,发则多为六阳用事之时”。又云:“生熟地黄汤:治目不光明,眉骨痛甚,此系肝虚,法当养血凉血益血。”本案用之,其效卓然。
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26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29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36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所致各种头晕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广泛应用于因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引起的头晕、头痛及原发性头痛(如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等),女性周期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脑外伤后头晕头痛等。
健客价: ¥491.通经补血排毒:黑糖水可以帮助活络气血,排除毒素,养颜美容。2.加速产妇产后复原:产妇坐月子期间饮用黑糖水,可以活血化瘀,止痛,帮助子宫收缩。3.避免儿童营养不良:中气不足、厌食挑食和营养不良的儿童饮用黑糖水,可以补充营养。4.中老年人疗虚进补,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益气健脾,温补心肺。5.帮助排除体内毒素,调节酸碱平衡(黑糖是国际公认的碱性糖,人体健康的体质应该是弱碱性的)
健客价: ¥83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健客价: ¥15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用于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行小腹隐痛。
健客价: ¥33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健客价: ¥38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发热性疾病。
健客价: ¥10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8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健客价: ¥18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健客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