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人在“分答”上向我提问,提问的人经常这样说:“我是脾阳虚,该吃什么药?”或者是“我阴虚的厉害,还能吃阿胶吗?”大家在提问时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自带诊断。
所以,上述这些问题我几乎无法回答,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你的“脾阳虚”、“阴虚”的诊断是怎么得出的?如果是名医给的,那也就没必要再问我了,遵名医医嘱即可。
可如果是你自己诊断的,那就恕我不能给办法,因为很可能你的诊断都是错的,我如果按这个错误诊断给处方,就会被你带进沟里,治疗效果也可能与预期背道而驰。
看病就医
切勿自带诊断
所以,无论是在“分答”上问我,还是你去看病找医生,一定不要自带诊断!
因为疾病的诊断只有医生才能被给出,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症状充分说清楚。
很多人一口气说出一堆,这其实非常考验医生,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中挑选出主次,经验不足的可能就此一筹莫展......
病情的叙述
一定要包括以下5点
最难受的部位和感觉
说出你最难受的部位、最难受的感觉,是便于医生抓重点。更重要的是,治病是需要过程,就算你一口气说出所有难受的,治疗也是有个轻重缓急的顺序。
大小便的情况
其次,主要难受的事情说清之后, 如果是看中医,一定要告诉医生大小便的情况, 特别是大便,是干还是不成形,这有助于医生判断你体质的寒热。
舌苔的情况
再有就是舌头,问诊前先照着镜子看看舌头,要告诉医生舌苔是腻的,还是根本没有苔,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你有没有湿。
很多人虽然体质很虚,需要进补,但如果舌苔腻就说明有湿,必须去掉湿这个“标”,才能开始治疗虚弱这个“本”。
舌体的样子
还有舌体的样子,舌头是不是很胖、看着水汪汪的、有没有齿痕,或者是干瘦的舌头,舌质很红等等。因为舌头的不同样子,可以提示体质状态的寒热虚实,中医必须借此才能给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性别年龄、重大健康事件
除此之外,一定要说明年龄和性别。经常有人劈头盖脸说了一堆症状,既没性别也不说年龄,我只能按照病状去猜测,但有时会猜错。
因为有人确实肾阳虚严重的,可能是因为体质,或者因为之前用药过度,比如用过很长时间的激素,看病状像五十岁开外的,细问才知道不到三十岁,再细问才知道因为肺炎住院过。
因此,你经历过的重大健康事件一定要说出来,因为它们可能就是你体质发生“质变”的点。
一定要先确定病因
再进行治疗
还有一点就是:有任何不舒服之后,一定要先搞清原因,得出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而不是急着找偏方吃药。
有个典型例子:这个患者怕冷,且疲劳感特别严重,每天如果不吃红参就坚持不下来。为此,找了好多中医开方子,但都不管用,于是觉得自己没治了。
我提示她先别急着吃药,先去医院查查是不是甲减。因为她已经45岁了,四十岁以上女性,10%的人都会有甲减问题,且甲减的典型表现就是怕冷、易疲劳。
如果确诊“甲减”,只需要按规范补充甲状腺素,又冷又累的问题就可以缓解,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中医中药,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没有明确诊断,全靠中药偏方治疗,也不是不行的,就是相当于放弃了一条捷径,这就很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