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其实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据记载:孙思邈常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腹部里有五脏六腑,有肝、脾、胃、大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以促进气血运化、充实脏腑、调节阴阳,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
揉腹可以治疗一些跟脏腑相关的疾病,如胃下垂、痔疮、疝气......经常消化不良、便秘的人,也不妨尝试揉腹,一般坚持7天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坚持揉腹可以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还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仙人揉腹术,6步就长寿!
按揉心腹
两手缓缓上提,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在胸前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
由右→上→左→下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次。
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1、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循环,共21次。
2、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循环,共21次。
3.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左右手绕脐腹按摩
1、左手绕脐腹按摩:以左手由左→上→右→下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按摩21次。
2、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按摩21次。
推按左右侧胸腹
1、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大腿根处,连续按21次。
2、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大腿根处,连续按21次。
盘坐摇转
盘坐势,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
老中医常说:每天揉腹三次,胜吃人参一支!如果有消化不良的问题,建议大家经常揉腹,坚持7天就能看到效果,比吃药好得多。
注意事项
1、练功前一般要解开衣裤。以直接按摩腹部为宜,以正身仰卧姿势为主。
2、揉腹时必须凝神静心,动作轻松、柔软、缓慢,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
3、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间断,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每次都要认真做,越慢越好,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
4、练功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有响声、嗳气、腹中温热、易饥饿等现象,这属于正常的反应,不必太过担心。
5、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的人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
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配合用药,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肺癌、肝癌的疗效,可改善肿瘤患者的气虚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健客价: ¥100益气补肺,止嗽定喘。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健客价: ¥24.8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6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健客价: ¥11免疫调节、延缓衰老。
健客价: ¥22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健客价: ¥17.5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健客价: ¥36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健客价: ¥20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健客价: ¥18.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998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乏力,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