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螃蟹上市的季节,很多螃蟹标榜着是“野生”的,价格也比普通的更贵,但很多人还是会趋之如骛。因为野生的都被认为是绿色的,无污染的,而且味道好吃。
的确,不光是野生的螃蟹,其他野生、散养的家畜也多会比人工养殖的香,因为野生的是自然生长,生长周期更长。但对螃蟹来说,生长周期长,毒素的量也就越多,且野生的明显高于养殖。之前,美国曾经叫停过纽约沿岸的篮蟹的蟹黄蟹膏,就是因为海洋污染所致。
动物的内脏营养最丰富,也是味道最香的,但却最有可能富集有害物质,例如多氯联苯、二噁英和镉等等。如果做汤,80%的多氯联苯都会在蒸煮后转移到这些汁液中,尤其对孩子的发育可能影响更大。相比来说,蟹肉是肌肉,营养差,味道也不如内脏,但它的毒素的富集量小于内脏。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吃到的螃蟹,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它们基本上没有机会完成毒素的“富集”,最多是有些药物残留。这也就提示一个问题,野生环境中的风险来源往往更加复杂,很难控制,相比来说,养殖环境的风险反倒会小一些,而且更可控。
比如我们吃的猪肉是农家散养的猪,鸡蛋是走地鸡下的蛋,但之前这些贡献了肉和蛋的猪和鸡,是不是自由自在地在被污染甚至早已含毒的垃圾堆里找过食?你不得而知,散养者也不会在意,这样的野生产品,经常仅仅是个幌子而已,至少物非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