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季会湿气重?
为什么会湿气重?有两种说法:一是外湿,夏季的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容易导致人体外湿气;二是内湿,这是因为体内脾虚造成的。
现代人生活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人体感觉舒适,身体却受不住。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却因为使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而淤积体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也就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且在酷热的季节,人们除了贪图冷气,还酷爱冷饮、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凉快”,已将湿邪深埋在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一大隐患。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去湿气邪毒,刻不容缓!
如何祛湿?
1、食疗“祛湿”法
红豆薏米加减: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如有不懂的请搜公众号脉脉答医生在线咨询,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
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4、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5、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6、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8、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9、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10、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11、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2、按摩“祛湿”法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3、艾灸“祛湿”法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20~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20~30分钟。
4、健康食物“祛湿”法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生冷食物、冰品或是凉性蔬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5、健康习惯“祛湿”法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康祝拔罐器B12:随选穴(或部位)、治疗手法等的不同,能使人体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生血净血,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清热泻火,增强免疫功能,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适用于多种需求人群,特别是对亚健康人群的使用更为显著。 伤湿止痛膏(天和):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健客价: ¥59.9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8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健客价: ¥17.5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1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改善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气肿胀,麻木不仁,酸软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证症状。
健客价: ¥180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证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40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健客价: ¥16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健客价: ¥18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健客价: ¥29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湿阻型尿路结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
健客价: ¥45本品功效为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健客价: ¥6.5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健客价: ¥16解毒祛湿,杀虫止痒。用于湿毒下注之阴痒、带下;霉菌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痛,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痛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9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健客价: ¥28.2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健客价: ¥18疏风散热,祛湿通窍之功效。用于鼻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健客价: ¥17.5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健客价: ¥22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5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健客价: ¥7清热解毒祛湿,消肿镇痛止血。用于湿热瘀阻之肛隐窝炎、痔引起的肛门疼痛、肿胀、出血。
健客价: ¥31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健客价: ¥18清热祛湿,行气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表现为腹痛泻泄、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者。
健客价: ¥3.5散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阻络,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筋骨无力,行步艰难。
健客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