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脾:才能祛湿
中医讲的脾可不是西医讲的器官。中医讲脾,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作用,脾主四肢,脾主运化。医讲脾主运化,运化什么?水和谷。把水和谷进行了运化之后才能输布到全身。
代谢功能弱了,运化功能差了,就会有一些湿在体内存在。所以说我们讲脾气不足的时候,运化功能差了,造成了湿盛,停留过久可以有湿热产生。
夏天闷热、潮热,湿和热并重,内在的湿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当中的湿邪、热邪的困扰,困我们的脾,造成我们脾胃功能在这个季节常出问题。
2、如何自测有没有湿气?
把你自己的舌头自然伸出来,这个时候要看舌苔。第一点看是薄还是厚,有的人形容说像新鲜的葡萄,有一层白的霜,那就是薄的。
如果颜色不白,或者舌苔变厚了,那么就出问题了。而我们今天说的痰湿,往往会发现舌苔厚了,嘴里面发黏,就好像有丝儿似的,就是感觉黏糊糊的那样子,那么这个时候我告诉你,体内80%就已经有痰湿了。
还有一点,自己早晨起来的大便是不是比较的黏,中医管这种比较黏的大便就叫做溏,如果您已经有了这样症状的其中几点的话,那么痰湿已经找上你了。
3、阴陵泉:健脾祛湿第一穴
阴陵泉穴属于脾经上特别好的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穴位。我们很多人走路逛街多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自己的腿会比较沉,有点胀、酸,这个时候就拍阴陵泉吧!
腿外侧为阳,内侧为阴,那我们讲的脾经属于中医当中阴这条经络,所以它一定是循行于我们小腿内侧这条线上,陵就是上坡高的地方丘陵,那么接下来泉,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有洼有坑,所以这个地方在小腿内侧。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3次。
【悬灸方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
4、隐白:健脾祛湿第二穴
隐白:指脾经内的阳热之气由本穴蒸发外出,但却很难被人所察觉,如隐秘之象,所以称之为隐白穴。这个穴位,能助阳热之气蒸发,起到祛湿的功效。
【取穴方法】首先定位是脚,以大脚趾指甲盖的边缘做一条横线,然后以指甲盖的内测做一条竖线,横线跟竖线交叉点就是隐白穴。
【刺激方法】用你拇指的指尖的位置,点在这个位置,揉或者按压,或者借助于家里面的棉签按压,每次五分钟。脾虚,睡觉容易流口水的朋友,也要常按压这个穴位。
【艾灸方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也可行麦粒灸,每次每穴3-5壮。
5、提醒:5个错误让你湿气缠身!
过去,人们总觉得只有南方湿邪大,容易有湿病。不过,其实北方同样多湿,主要跟下面几点有关系。
1、饮酒等生活习惯
北方人比较豪放,以酒为浆,酒也是水湿的一种,性热而质湿,如果喝多了,就会在体内形成湿热。
2、冷饮
我们今天家家户户都有了冰箱,蔬菜、水果、饮料等食物将冰箱塞得满满的。冷饮入胃会伤到我们的脾阳,如果脾阳不足,水湿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湿邪。如果你大便不成形,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这就说明脾虚了,要引起注意。
3、膏粱厚味
膏粱厚味是指那些油腻、精细的食物,也就是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部机器,那食物就是让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能量来源。只是这种能量是有定数的,如果吃了过多的膏粱厚味,能量超过了身体所需要的,就会蓄积在体内,化为湿邪,湿久又会化热。
4、运动少
北方属于内陆地区,过去我们的出行方式主要靠走路,而现在我们常常一坐就是一天,出门时又有车,运动少了,湿浊之气出不去,就会滞留在体内。
如果我们去跑步或打篮球,就会出很多汗,水湿就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排出去。但我们若只是坐着,身体运化水湿的系统缺乏锻炼,功能也会慢慢减弱。
5、紧张等精神因素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极易造成精神紧张,这会导致体内代谢物的增加,增加湿浊之气。
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用于小儿厌食症所见面色萎黄,消瘦神疲,纳差腹胀,腹泻便溏。
健客价: ¥36.8康祝拔罐器B12:随选穴(或部位)、治疗手法等的不同,能使人体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生血净血,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清热泻火,增强免疫功能,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适用于多种需求人群,特别是对亚健康人群的使用更为显著。 伤湿止痛膏(天和):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健客价: ¥59.9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8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7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痛腰困,腿膝疲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8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健客价: ¥17.5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8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1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改善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气肿胀,麻木不仁,酸软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证症状。
健客价: ¥180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证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40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健客价: ¥11.5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健客价: ¥19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39.8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客价: ¥55.9健脾益胃。用于老年、小儿及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黄,腹胀便溏。
健客价: ¥28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乏力,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34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29.8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健客价: ¥16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慢性肝炎属脾气虚弱、血瘀阻络、温热毒蕴蒸,症见胁痛、腹胀、乏力、尿黄;对急性肝炎属上述症候者亦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17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客价: ¥15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健客价: ¥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益气健脾,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虚夹滞所致的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助治疗。
健客价: ¥58健脾益肾。用于减轻肿瘤病人术后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脾肾虚弱所引起的疾病。
健客价: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