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酷热的开始,也是一年中“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最旺盛混杂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的开始!这段时间如果你处理得好,往后一年无病害。
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在所有人口中,女性只占一半左右,但是妇科类疾病却占据了所有疾病的大半。
夏季的三伏灸不仅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更是调理和改善妇科疾病的黄金时间!
哪些妇科类疾病更容易在夏季治愈呢?
我总结如下:
宫寒
宫寒指的是,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宫寒有哪些症状?
“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
调理宫寒诸多方法中首推艾灸!
《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艾灸非常适宜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是治疗宫寒的好方法。”
艾灸治疗宫寒的穴位: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这些穴位,以及腰部的八髎穴,还有腿部的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三阴交是活血的穴位。
手脚冰凉
一般我给病人治手脚冰凉,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仅仅是手凉,看她的面色,还是红润的,这说明阳气并不虚弱,吃点温热的东西,稍微活动一下就能缓解。第二个等级,就是手凉而且颜色发暗,就是说已经气血已经出现淤滞了,这样的人冬天易长冻疮,那么我就主要给她疏通三焦经,按揉或艾灸一下阳池穴。最后一个等级,是手凉过了腕部,有的人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说明阳气严重虚弱,要温补肾阳,我会在艾灸阳池穴之外,加上涌泉、关元、命门、大椎这几个穴位。
具体做法是:每晚临睡前,在手腕上的阳池穴上绑一个艾灸罐,左右手的穴位可以同时灸,各5~10分钟。关元穴、命门穴用艾灸盒绑着灸,大椎穴、涌泉穴用艾灸罐绑着灸,每次每穴30分钟。如此每天坚持,灸完睡觉,连续一个月,就会见到明显的效果。2~3个月后,手脚再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发凉了。
乳腺增生的病根,其标在肝,其本在肾,要想调好这个病,应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瘀通络,软坚散结”为原则。
怎样用艾灸调理乳腺增生呢?
艾灸选穴:阿是穴(也就是乳房结节、增生、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经前重者加太冲;经后重者加太溪。
操作方法:肝俞和三阴交采用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阿是穴、肩井、天突
特别处于乳房这个部位,皮肤比较娇嫩,我们最好不要采用直接灸,以免灼伤皮肤,而采用隔姜灸,具体方法是首先就是切一块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大小则根据施灸部位而定,然后用牙签或三棱针在姜片上扎上眼,这个时候就可以施灸了,上置黄豆大小的艾炷,点燃,每次做3~4壮,像肝俞穴、三阴交、太冲、太溪这些穴位,我一般使用艾灸大学堂特制的单孔灸盒施灸,因为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产后风
产后风,女性在产后稍不注意就会患上,而且一旦得了这种病,持续时间比较长,患者也比较痛苦。产后风的典型症状是全身肌肉酸痛,还容易怕风、怕冷。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痛、头晕、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甚至有的患者关节和肌肉有钻风感。常常会感觉有凉风钻到骨头里。严重的,无论是天气多热,都必须穿上厚棉衣才会感觉到舒服一点。
想要见效快一点,最好选择铺灸,这种灸类似于隔物灸,但一般取督脉为施灸部位,铺在背上像条蛇一样,所以又叫长蛇灸。这种方法需要把握好技巧,非常容易起泡或者化脓,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非常疼痛,如果患者能够忍住疼痛坚持下来,其效果不是普通灸所能企及的。
其实这个操作并不难,首先,患者要先暴露背部,同时将其他部位盖好,防止受风,然后将与脊柱等长医用纱布铺在患者的脊柱上,再将100~200g的大蒜捣烂成泥,平铺在纱布上,厚度为3~4mm,宽为30mm即可,最后在蒜泥上从颈部沿脊柱自上到下铺上艾绒。第一次做,只需要铺薄薄的一层即可,然后点燃香,用香火分段点燃,任其自燃。直到患者感觉到温热,艾绒燃尽,施灸部位热遍并转为红色为止。做完后发现已经起泡,那就10~15次治疗一次,如果没有起泡,3天做一次。具体可以根据皮肤的愈合程度进行。
闭经
女人绝非长生不老之物,月经也是有寿命的。按照生理规律来说,女性到了45岁之后大都会闭经,这是正常的绝经。本文所讲的闭经,指的是年过18岁仍未行经,或月经初潮之后,正常绝经之前的任何时间内,除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在三个周期以上的现象。还有一种现象是,月经经期错后,经量逐渐减少,最后经闭,这些都属于不正常的闭经。
闭经的,同样是艾灸妇科常用穴:治疗妇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这些穴位不仅仅可以治疗妇科疾病,还可以治疗男科疾病。如果患有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都可以这样来治疗。
痛经
中医药治疗痛经疗效虽然不错,但很多女性嫌煲中药太麻烦,喝中药又是一件苦差,所以很多女性朋友最后放弃了吃中药来治疗痛经。有些女性会吃止痛片,但是西药治疗痛经虽然起效快,但往往治标不治本,而且一旦用药不当,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因此,靠吃止痛片来治疗痛经是不可行的。
用艾灸治疗痛经是值得推崇的,它不仅能快速止痛,而且通过长期调理,完全可以根治。
取穴:中极穴、气海穴、血海穴
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日1次
注意:中极穴10-15分钟;气血、血海穴20-30分钟。
补肾敛阴,固冲止血。用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
健客价: ¥10主要针对宫颈糜烂(轻 中 重)、阴道炎(细菌、霉菌、滴虫、念珠菌等)、白带异常、盆腔炎、附件炎、支(衣)原体感染等妇科炎症引起的白带增多、发黄、粘稠、异味、血性白带、小腹坠胀、性生活疼痛等等。
健客价: ¥198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痛经、带下。
健客价: ¥49.8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健客价: ¥9.5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6具有修复再生,促进溃疡愈合。本品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宫项糜烂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7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健客价: ¥14.5抑制引致各种妇科疾病的细菌生长,防止和预防各种妇科病的发生。
健客价: ¥15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疼痛 ,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4补肾敛阴,固冲止血。用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
健客价: ¥9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9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淋漓出血,痛经,带下等症。
健客价: ¥42补肾敛阴,固冲止血。用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
健客价: ¥18清热燥湿,收敛止带。用于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粘膜炎等引起的湿热型赤白带症。
健客价: ¥14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9.8通经化瘀,止痛。用于气虚血亏,瘀血凝滞引起的经期不准,经闭,腹部痞胀,身体消瘦,四肢困倦,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健客价: ¥55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白带量多。
健客价: ¥52补养气血,疏肝解郁,祛瘀调经。用于气血不足,肝郁不舒,月经不调头晕目眩,血漏血崩,贫血弱及不孕症。
健客价: ¥22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气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6.5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5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13.8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
健客价: ¥23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
健客价: ¥14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
健客价: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