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疯传的“人过60岁,床头需放三样东西:3片阿司匹林、1根针、1杯水,它们被称为‘救命三宝’,必要时可以救命。”也有网友说床头需放的是:手机、台灯、眼镜,才是‘救命三宝’。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这样的床头“三宝”并不科学,关键时候并不能救命。且听细细道来。
1、家人一旦出现比如胸闷大汗,持续胸痛不缓解等心血管意外的症状,没有急救水平的家属最好不要盲目施救,应该马上拨打120,冷静告知所在地址。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先对病人进行简单地处理,比如让其平躺,看看病人的呼吸道有没有异物(特别是吃饭过程中突然发病),保证其呼吸畅通,意识稍清楚的可以服用相关急救药物。
家中最好备着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性药物。此外,对于冠心病的患者,家里可以备一些阿司匹林、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这些药物治疗慢性病服用的药物能起到应急的作用,缓解病情。低血压者需格外注意。
2、如果家人有糖尿病不规律饮食后出现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等,但这些低血糖症状表现不易与嗜睡区别,以致即使发生了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而患者往往浑然不觉,最终发展成低血糖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时候家庭备用一些糖块会救命!
3、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数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药品市场上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抗过敏药物,包括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多虑平、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阿司咪唑、依巴斯汀等。抗过敏药最好随身携带。虽然过敏症患者家里会常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以防不测,但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一旦发现出现过敏的一些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等,就需要马上服用抗过敏药物,这样,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抗过敏药物最好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