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多样的皮下出血
生活中总避免不了磕磕碰碰,所以我们身上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擦伤,也就是皮下出血。其特点是局部皮肤青紫色(陈旧性出血时,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表面为黄褐色)、压之不褪色、除血肿外一般不高于皮面。根据出血斑点的大小,分为淤点(出血直径<2mm)、紫癜(3≤直径≤5mm)、瘀斑(出血直径>5mm)以及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皮下出血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情况。
不同颜色的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伤处的愈合,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含铁血红蛋白发生分解代谢,导致皮肤呈现不同的颜色。
最开始的皮下出血通常呈现为红色
1-2天后,开始呈现为紫色、黑色或者青色
5-10天时,通常会变为黄绿色
10-14天,表现为棕黄色或者亮黄色
对于一般人来说,大约2周的时间,就会恢复如初了。
如何处理:
1、冷敷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患处的水肿,并可以使病变局限,它可以收缩局部的血管,使血流速度减慢,可以减轻血液渗漏,促进局部愈合。发生皮下出血时,首先可以选择冰袋冷敷15-30分钟,每次间隔30分钟。
2、抬高患肢
减少患肢活动,并且尽可能的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这样有助于血液回流,减轻局部水肿和缩小皮下出血范围。大约48小时后,就可以使用热敷了,并且可以服用一些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等,减轻局部疼痛。
3、出现下列情况时,你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怀疑有关节扭伤或者骨折
第一天过后,范围扩大
发生整个肢体的肿胀或者活动明显受限
几周后不消失或者不明原因的退后复现
患处位于眼睛周围或者发生视物困难
撞击伤发生在头部、躯干或者腹部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生皮下出血?
这与年龄、性别和遗传都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薄,皮下脂肪层也逐渐坚守,血管失去了皮肤表层结构的保护,所以更容易发生皮下出血。另外,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发生皮下出血,特别四肢部位。容易发生皮下出血这一情况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不单纯的瘀点、瘀斑或者紫癜
生活中除了碰撞可以造成皮下出血,一些疾病也可以出现皮下出血的表现:
比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肝脏疾病---肝硬化、血小板疾病---血小板缺乏症、癌症---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由于叶酸、维生素C,K,B12在凝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体缺乏这些维生素时,更容易发生皮下出血。可以尝试在饮食中多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牛肉,富含维生素B12谷以及多食用一些像菠菜这样富含维生素K和叶酸的绿叶蔬菜。
另外一些药物也容易导致皮下出血,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一旦发生皮下出血,一定不要停止服药,一定要询问医生。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健客价: ¥33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青紫肿痛,闪腰岔气,筋断骨折,瘀血作痛。
健客价: ¥14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健客价: ¥156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闪腰挫气,症见皮肤青紫、瘀斑、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健客价: ¥11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健客价: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