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你都做什么去了呢?
在家宅着玩电脑?到商场买买买?还是跟家人朋友出去旅游呢?
我想,更多的小伙伴应该都会趁着假期到外地走走,散散心。
但这坐飞机就成了一些人头疼的事情:
坐飞机时,耳朵总感觉听不清,有一种难受的感觉,或者是耳朵疼。这让很多想搭飞机去旅游的朋友,不得不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不能尽兴玩耍。
到底是为什么呢?有的人就说:“是气压原因”。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
先从我们是怎么听得见开始
传播声音的媒介是空气,当一个物体发出声响,周围的空气随之振动,渐行渐开,这就是声波。
声波从外耳传入,在耳道的尽头,震动鼓膜,震动的鼓膜带动听骨振动,从第一块听骨开始,依次向下传递。
三块听骨分别是砧骨,锤骨,镫骨。听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所以又被称为听小骨。
镫骨(第三块听骨)连接在另一个膜上,这个膜叫做卵圆窗。卵圆窗后面是耳蜗,也就是内耳。耳蜗可以把声波振动破译成神经信号,再由听神经,传达给大脑。
再说中耳,在鼓膜后面,像个空房间,但并不完全密闭。有一根咽鼓管从中耳通向咽部,咽鼓管像是房间的通风口。它的常态是关闭的,但在说话或吞咽时会打开,空气会随之进入房间。
因此,在飞机上升或下降时,大气压产生了变化,此时中耳内的气压还未跟上变化,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鼓膜在外凸或内陷的状态下振动幅度降低,所以我们听什么都有点闷闷的。
如果鼓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或鼓胀加剧,会产生疼痛感,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破裂。
预防耳痛,给你5个小秘诀
飞机上升或下降时,增加咀嚼口香糖、吞咽口水的次数,并配合做打哈欠的动作,能帮助耳咽管开通,平衡中耳压力。
先吸满一大口气后憋住,将鼻子捏紧并鼓起腮帮子,再以脸颊与喉部肌肉用力将气吹入后鼻部,有时会听到「啵」一声,这表示耳咽管被吹开了,耳朵就通了。
03如果患有重感冒、鼻过敏、慢性鼻窦炎,可以在搭机前寻求医师协助,开些帮助鼻咽管消肿的药物,在上机前12小时服用。
如果连预先吃药都无法降低搭机时的耳痛,可以请耳鼻喉科医师出发前一天在耳膜上穿刺一小洞,如此可以维持3-5天的中耳压力平衡。虽然穿刺时会痛一下,但耳膜愈合很快,不太会有后遗症。
婴儿坐飞机,上升下降时常常因不适而哭闹,他们还不会自我调节。当然,大声哭本身对缓解该不适是有帮助的。但若是不想吵到周围的人,可以为宝宝带副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