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来说的是人的心志,其实身体也如此,过饱,过逸甚至过暖,都不利健康,包括大家最关心的肥胖,除了和吃有关系,还与温暖有关,因为温暖的时候,身体中的有减肥作用的“棕色脂肪”,就不再工作了。
我们身体的脂肪,分“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前者的作用是御寒,后者的作用是产热,所以,“棕色脂肪”也是人体脂肪的一个重要“燃烧场”,但是,只有遇到适度寒冷时,这个“燃烧场”才开放,这可能也是现在胖人增多的一个原因,我们的生存环境太安逸,太温暖了。
寒冷时,人体会不自主地打哆嗦,也称“寒战”,这就是肌肉在自主地收缩,因为能产生热量的线粒体,最大量地存在于肌肉中,肌肉要通过收缩来激活线粒体,使之尽快将吃进去的食物,以及储存的脂肪,转化为热量,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个时候,“棕色脂肪”也开始工作了,因为它比“白色脂肪”含的线粒体多很多,在寒冷的激活下,它也加入了产热的队伍,所以从理论上说,人是可以被冻瘦的!
孩子的“棕色脂肪”比例大于成年人,就是因为孩子没有肌肉,他们不太可能通过“寒战”的方式来产热、御寒,所以身体特意保留了“棕色脂肪”做弥补。随着逐渐长大,肌肉丰满了,“棕色脂肪”逐渐减少,研究发现,在成年女人,全身只有14克左右的“棕色脂肪”。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点“棕色脂肪”,它转化热量的本事却非常大,研究人员将易患肥胖的小鼠放在5度的环境中1周,小鼠的体重平均降低了14%。但是,人的大样本实验却没有收到类似结果,甚至在肥胖人身上,没有发现“棕色脂肪”,研究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棕色脂肪”缺乏本身,很可能就是肥胖的原因,之所以肥胖,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少了一个“脂肪燃烧场”,另一个原因则是,过厚的“白色脂肪”起到了御寒作用,使身体对寒冷的敏感度降低,不能再激活“棕色脂肪”了。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御寒条件的完备,寒冷逐渐成为稀缺。任何事物都是会用进废退的,长期不接受寒冷刺激,“棕色脂肪”的量还会逐渐减少,再加上现在人运动不足,肌肉的体量也会下降,能燃烧脂肪的线粒体主要就存在于肌肉和“棕色脂肪”中,很显然,线粒体的“库存不足”是导致现在人肥胖高发一个原因,而身体的“死于安逸”,往往就是从肥胖开始的。
好在这些还有逆转可能。研究人员发现,锻炼之后,肌肉会分泌一种蛋白,后者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其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实验发现,小鼠和人,经过几周锻炼后,“棕色脂肪”的量会增多,脂肪的代谢也会增加,这也就为运动减肥的理论再次做了支撑,因为人在运动时,不仅脂肪消耗增加,而且能消耗脂肪的“燃烧场”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