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

2017-09-17 来源:小崔不抑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可以寻求权威的帮助。比如说警察,政府部门,或者媒体等等。因为有了权威的认可和证实,说明当事人是真的在寻求帮助,同时也公布了需要怎样的帮助,这时会打消大家对当事人寻求帮助真伪的顾虑,另外也知道了自己如何能帮到他。

  大家都听过我们民间的一句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三句话虽然很简单,却有很深的人生哲理。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事情做不成,常常是“三个和尚”心不齐在作怪。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到底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全文141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从心理学上讲,不管是视频中的实验,还是三个和尚的故事都是旁观者效应的体现。它们都涉及到了一个相同的心理机制——责任分散。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实施援助行为的程度确实是不同的。在人多的情况下,人们会产生一种“我不去,有人去”的心理,从而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社会懈怠

  除了责任分散这个因素外,社会懈怠也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厄姆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让被试者蒙住眼睛用尽全力拉一根绳子,在绳子另一端用拉力器记录数值。第一次研究人员告诉被试者他是在单独拉绳子,第二次研究人员告诉被试者他是与3-5个人一起拉绳子。但实际上,两次都是单独行动。测试结果相当有趣:被试者以为在单独拉绳子比以为在与他人共同拉时,多用了18%的力气。

  后来又有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我们独自干活的时候,努力程度要远远超出我们在集体当中干活的努力程度。这主要是因为个体在集体当中不管表现得努不努力,被评价的可能性都会减小,随之受到的压力和动力也会减少。“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非常典型的社会懈怠的例子。

  人在决定是否要帮忙时,

  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视频当中,一个人的时候,他就很快伸出援手,而人越多,反应速度越慢呢?社会学家拉塔耐和达厉的决策树理论,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人是如何产生帮助他人的行为的。

  第一,个体注意到这个事情了吗?比如说视频中,吃饭的人是否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摔倒的人,如果没有注意到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是不会产生帮助行为的。

  第二,个体是否会认为是紧急的情况?心理学家的调研显示,旁观者的数量越多,越容易认为情况不紧急。

  第三,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人越多我们越容易认为自己身上的责任越小。所以,当一个人单独看到摔倒者的时候,这个人负担着需要帮助他的全部的责任。所以一个人单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立即伸出援手。

  旁观者效应除了视频中的例子,

  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心理学家列文发现,人们帮助陌生人的可能性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化。在人越多、人口越稠密的城市里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大城市里的人比较冷漠的原因。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三十八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如何避免责任分散效应?

  首先,指令明确化。比如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有目的的呼救。一直躺在地上呻吟,或者漫无目的地喊“救命”是没有人理你的。如果你向具体的人求救,可以激发他的正义感,提高被救的几率。

  其次,给予奖励。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需要的帮助比较费时、费力,不妨用经济手段来刺激一个人。或者降低别人帮助的成本,罗尔事件中,人们只需要转发,即付出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帮忙,才激发了众多伸出援手的人。

  第三,寻求权威的帮助。如果很难获得普通人的帮助,可以寻求权威的帮助。比如说警察,政府部门,或者媒体等等。因为有了权威的认可和证实,说明当事人是真的在寻求帮助,同时也公布了需要怎样的帮助,这时会打消大家对当事人寻求帮助真伪的顾虑,另外也知道了自己如何能帮到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