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每日二问:为什么现在人们虽富裕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的家庭?

每日二问:为什么现在人们虽富裕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的家庭?

2017-09-17 来源:小崔不抑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比如,施暴者的一点怜悯会令她们感动,认为别人帮助不了自己,只能依赖施暴者,形成彼此依赖的共体关系,客观上严重的暴力关系在主观上被弱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人质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为什么现在人们虽富裕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幸福感的高低,似乎和我们人的物质的满足是有关的,例如过去经济匮乏的时候,人们平时很少能吃肉,因此过年家家户户杀猪的时候,就是幸福感最强的时候。所以当现在物质供给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感应该越来越高才对,可现实却是,幸福感似乎越来越低,从另一个极端来说,幸福感水平超低的抑郁症患者却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用大家熟知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来解释。这一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层次从塔底到塔尖依此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人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来说,我们人对自身幸福感高低的感受,是和这些需求被满足的程度有关的。

  高档小区取代了低矮的四合院,人们的内心却更加孤独和寂寞,这是为什么?因为情感、归属等人际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我们每个月的收入从四位数涨到了五位数,化妆品从大宝到兰蔻,可是我们依然每天拼命去争取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权势,为什么?因为自我尊重和外部尊重的需求尚未被满足;大量歌手常年驻唱在后海、住在地下室,大量创业者常年吃快餐面、奋斗在地下室,可他们当中很多人觉得很幸福,返回老家、吃好穿暖,却觉得生活没有了乐趣,人生没有了意义,为什么?因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这些关于社交人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位于金字塔的上层。所以现代人的幸福感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转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转变,是必然产物。人们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和向往,人们的幸福感往往和金字塔上层需求的满足程度相关了。

  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的家庭?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过一句流传百年的话:“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在家庭暴力环境中,女人自然而然地成了弱者,成了家暴的受害者。她们纤弱的身体难以抵挡丧心病狂的殴打与攻击,她们的心灵在流血。

  家庭暴力导致受家暴的女性遭受严重躯体伤害或心理创伤,过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生活。局外人理所当然认为离开家庭暴力环境就彻底解决了,其实这正是一些受家暴女性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也是面对暴力环境,女性成为弱者的一个因素。

  一些女性难以离开家庭暴力环境或留在暴力环境中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施暴方或丈夫以子女或娘家人的安全作为威胁,使她们不敢逃离受虐环境。

  ②经济不独立加强了对婚姻的依赖,面临经济住房困扰或找工作困难等问题,常使她们处于两难的境地。

  ③受“嫁鸡随鸡”等传统观念影响,担心离婚可能被社会贴上不好的标签。

  ④女性重视婚姻与家庭关系,多考虑子女利益而非自己利益,认为孩子是需要完整家庭的。

  ⑤缺乏社会客观支持资源,主观支持感受、支持利用度低。问题长期、屡次得不到解决,有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定势,抱着忍耐的态度凑合过下去。

  ⑥受认知方式的影响,不切实际地期待丈夫或施暴者会改变。长期遭受暴力后,形成了负性自我概念,如,我有问题、我无能等。有的受家暴女性认知出现改变,比如,施暴者的一点怜悯会令她们感动,认为别人帮助不了自己,只能依赖施暴者,形成彼此依赖的共体关系,客观上严重的暴力关系在主观上被弱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人质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女性想要摆脱家庭暴力,就要主动重新审视这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在是否要摆脱暴力环境这个问题上,大胆做出选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