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冰居然“烫”伤了手,哪种心理效应在作怪?

冰居然“烫”伤了手,哪种心理效应在作怪?

2017-09-17 来源:小崔不抑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同时建立和强化更多的良性条件反射的联结,就可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播种一些确定的爱和希望,也在给予这种积极暗示的同时,让自己心生希望,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愉悦。

  据说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告诉被试将要对其做个烫伤实验,但其实实验者只是用冰块碰触了被试的手臂,结果被试手上居然真的发生了烫伤的躯体反应。为什么用冰来做实验,结果身体出现了烫伤反应呢?这其中有哪些心理机制呢?让我们来听听心理专家的解读。(全文1478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冰是怎样“烫”伤了被试的手的?

  心理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由刺激而产生相应反应、由信息引导而引发身体、心理相应感觉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里,施加给被试“烫伤”的暗示后,被试固有的有关烫伤的经验,在大脑的记忆库里被迅速汇集和提取出来。人的记忆库里,存贮了大量的感觉信息,很多是无意识记忆和保存下来的,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痛感的等等。这部分“信息记忆”或“投射经验”一旦被提取出来,身心就会处于被暗示的效应化变化状态——被试一经冰的刺激,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或反应,被冰碰触却产生烫伤的疼痛感,还留下印记。

  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曹操——历史上的心理暗示大师

  著名的桥段是:三国政治家曹操(颇有心理学造诣)带军攻打宛城,行军队伍饥渴难耐,操遥遥虚指前方的小山包:Look!前方有梅林!士兵们虽然看不到梅林,但经由梅林的语言符号,想象又大又酸的梅子,立刻口齿生津,精神陡生,终于奋发前行,到了有水源的地方。

  士兵之所以相信曹操,是因为他是统帅,是权威。权威的心理暗示作用巨大。被冰“烫伤”的被试,正是由于对实验者(权威)深信不疑,才会使烫伤的暗示发生作用。这种权威的暗示,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和雅各森布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们到一个小学做了一个所谓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随机挑选的)交给校长,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随机挑选的学生,成绩和各方面都变得优秀。显然,名单使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增高,这种期许和关爱传递到学生,发挥了心理的激励效应,学生们由此成长飞速。

  期许和暗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使被暗示者发生种种所期待的反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被试发生烫伤的系列反应,也是一种对期许的认同和不加评判地全盘接受。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许用在爱情上更为适宜。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爱好雕塑。他雕了一个美丽的象牙少女像,他整日装扮、赞美、亲吻她,并向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乞求娶一个像雕像这样美的妻子。终于,正如我们所意料的,雕像眼眸微转,活了。

  罗森塔尔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差无多,都是一种积极暗示。积极暗示的心理机制,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变很多“不可能”为“可能”,而且是一种爱的力量,能够使被暗示的人得到爱的滋养。

  神奇的心理暗示还有安慰剂的作用

  我们的神经系统有时有点儿“傻”:总受到积极的暗示,心理上就会习惯积极和乐观向上;而总受到消极的暗示,大脑会形成悲观的思维惯式通道。如何选择,我们一望便知。

  医学上有时也利用积极的暗示安慰和治疗病人,即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是由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如无药理作用的葡萄糖、淀粉等,医学上也常用维生素。一些本不必用药却执着于病情的患者(如神经质和疑病患者),服用此种安慰剂,往往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情况下,心理暗示作用确实是一件美事。

  倘若我们拿神奇的心理暗示,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对孩子和职场人采用罗森塔尔效应,对我们的伴侣和家人更多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虽为一个效应,但或许名字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同时建立和强化更多的良性条件反射的联结,就可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播种一些确定的爱和希望,也在给予这种积极暗示的同时,让自己心生希望,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愉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