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说谎怎么办?
这是儿童某个年龄段心理发展和智力发育必然出现的一种反应,也是智力发育过程中易偏出正常轨迹的时刻。父母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和引导,将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上的偏差。因为孩子对诚实的理解以及道德的认识,尚且不全面、不深刻,所以有时难免出现说谎现象。
学龄前儿童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因而难免自欺欺人,夸大现实或异想天开。孩子说谎常常是由于做错事后说了实话却受到大人们的责骂,这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
医生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首先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是有误,应当直接用温和的语气告诉TA,你知道TA在说谎,并给TA讲“狼来了”的故事,和TA谈谈TA所做的错事该怎么补救或者以后该怎么预防,让孩子知道“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的道理。让孩子感受到犯错了说谎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同时养成了诚实和勇于承担的美德。
孩子常常破坏东西怎么办?
学龄前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孩子遇到的东西,TA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时,父母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也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TA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
这个时期,孩子的手脑配合还不是很协调。TA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对孩子无心造成的过失,在TA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TA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TA帮忙打扫。不要一味地惩罚,而是让TA领会,哪些事TA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TA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TA最近的动向。说不定TA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您对TA过于严厉。有时候,孩子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TA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孩子只是觉得孤单,想引起父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