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视角|拒绝千篇一律,本该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视角|拒绝千篇一律,本该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2017-09-13 来源:小崔不抑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生命认知的价值疗法,即人人内心都有对价值和美好的渴望,没有对生之意义的正性体验,人不会爱自己、爱生命。这,或许就是我们从中得到的最大的生命真理,也是带领我们走出抑郁的重要一步。

  很多年轻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按照一个社会标准理想模版去活:到了18岁要考上重点大学、到了22岁毕业了要进入外企国企500强、到了27、8岁要谈什么样的恋爱、结有车有房的婚……

  彩虹合唱团的歌词里也唱到:亲朋好友们恨不得我毕业就结婚,结婚就生娃,一次还生个龙凤胎……

  所以,现代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中学的时候一个孩子可能门门成绩优秀,但是大学一毕业之后,他却成了蚁族,如何奋斗也买不起大城市的一套房?最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生可能也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成就,就陷入了一种无边的无力感中。

  第一

  优秀与恐惧

  有一部电影叫做《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影片开头的场景是女主角拿着药瓶子,各种各样的药片,摆了一桌子,然后一仰头全部喝下。

  女主角维罗妮卡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她的父母一直以她为骄傲,她有姣好的面容、从小到大都在优秀的学校、身边都是优秀的人,毕业后找来一份年薪很高的工作,住进高级公寓,衣食无忧,她的父母也一直以她为骄傲。

  然而与之相对的,她脑海中不断闪回的关于未来生活的画面却是:她中年成家了,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像大多数人一样,无比正确地、但却令人窒息地过下去,乏味的日子永远无法逃脱……她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所以有了影片一开头的那一幕。

  这种对自我的不满意,对现状的焦虑,一方面会导致人们对愤怒的耐受度、宽容度下降,很容易一言不合就暴力;另一方面就是会陷入自我攻击,把对失败的恐惧变成一种自我压制,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和否定。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自己走向了抑郁

  这根本上也是一种死亡焦虑,如果不能完成自我,那我是谁呢?

  第二

  对失控的焦虑

  影片中间,维罗妮卡的父母来医院探望她,他们表现出对女儿的担忧,对医生说着她从小如何优秀,一切都很好,想不通为何孩子会这样,央求医生尽快治好她,让她恢复“正常”。

  医生听完之后说“首先,您女儿想要自杀,这没什么让你们感到羞耻的,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一直寻求快乐,但如果我们不快乐,我们就会觉得无助,就会觉得很失败。”

  维罗妮卡的父母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对于精神世界的失控我们有更大的恐惧。因为如果是生理疾病,好歹身体是客观的,可以受我们控制,而精神世界的失控,却带来一种无力感,有一种深深的羞耻感。

  这种羞耻感有时候才是更多抑郁的来源。正如你失眠的时候,如果不总是想自己会失眠,为失眠而焦虑,其实会更放松,正是想到“我失眠了”,这种着急才更让人睡不着。

  焦虑本身即是一种对失控的恐惧。因为羞耻感,无法对外人言说精神上的失控,使得情绪上更加低落。

  第三

  未做出的和解

  电影的后半段,维罗妮卡终于爆发了,她直接攻击心理医生、对着他大段地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

  从向外表达出愤怒开始,她实际上已经找回了部分自己的力量感。但是从她的言语中,也可以感受到她其实是一个拒绝趋同的人。

  正如很多被抑郁困扰的人,本质上是敏感而且完美主义、有理想的人。维罗妮卡对生活有抽丝剥茧的洞察力,但是她还没有找到自己与环境的和解方式,她一度怀疑一切,并被这种无意义感打败。然而这不是“缺陷”,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她建构自我的一个过程:打破,然后重新找到一个缝合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抑郁的人有“获益”吗?有些人虽然身陷抑郁之中,痛苦难受,但是在潜意识中又在追求被关注,自我的存在感,所以不知不觉也好像把抑郁变成一种无力自拔的需要。

  爆发的抑郁情绪,或许不应该是病症,可能正是对我们的“提醒”,是今天对我们生活的一种矫正:现代人已经活得如此理性,趋利避害,直到无力、愤怒,无处爆发,在潜意识中剥夺了我们对生命的真正渴望。

  这种蔓延的抑郁情绪,不应被视为病症,而应被看作是需求。

  第四

  认知生命价值

  抑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代表一种普遍的无法沟通的生存困境,只是它更能让人产生无力感。

  再来看我们对抑郁的定义:“失败的、不快乐的、失控的”,只要在这层先入为主的看法之上,我们如何与抑郁相处,其实都是被它控制的。

  在这样追求强势、掌控和成功的社会中,我们会非常不容易爱自己,也不容易肯定自己,这样会导致一种向内的攻击和无力感,而我们又会给它一个名字“抑郁”,而这个命名又会让我们在恐惧中更否定自己。

  影片最后,心理医生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来治疗维罗妮卡,他谎称她得了不治之症,将随时死亡,因为“大部分要自杀的人,都会重复尝试直到成功,所以,我冒险对她撒谎了。他相信有一天,只要维罗妮卡在任何一个医生那里得到自己健康的消息,会“把活着的每天当作奇迹,”而不再纠结于死亡。影片中医生把这个疗法命名为“生命认知的价值疗法”。

  生命认知的价值疗法,即人人内心都有对价值和美好的渴望,没有对生之意义的正性体验,人不会爱自己、爱生命。这,或许就是我们从中得到的最大的生命真理,也是带领我们走出抑郁的重要一步。

  而命运在这时候也帮了维罗妮卡一把,她在治疗期间无意中遇到了真挚的爱情。对爱的渴望,让她重新确立了生命的价值,重新见到了生命的日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