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你家孩子做事爱拖延吗?教你几招,绝对管用!

你家孩子做事爱拖延吗?教你几招,绝对管用!

2017-09-13 来源:深科失眠抑郁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如今什么都在提速。父母也总想让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不落在别人后面。但孩子天性是爱玩的,希望家长能少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刻意将孩子打造成“你想让他成为的孩子”。

  再等一会写作业...

  再等一会吃饭...

  再玩一会手机...

  再看一会电视...

  再玩一会睡觉...

  孩子,是否总在对你说:再等一会。。。

  相信很多父母都深有体会,明明是很简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总是拖着不办。冲孩子歇斯底里“吼”完以后,却又发现,“吼叫、催促”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

  作为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摆脱拖延呢?深科专家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孩子拖延的那些事儿。

  拖延症

  所谓“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到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一项调查就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成年人的拖延,并不是朝夕形成,很可能是从小就养成的坏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有拖延症的习惯一定是离不开家庭因素的。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里有位急性子的爸爸或妈妈,并且还拥有很强的管理意识。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地被要求完成所有的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享受到快乐和满足感,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一项别人派发的任务而完成,时间长了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在拖延完成事情后,得到反抗的快感

  拖延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时间观念,对事物缺乏兴趣,容易对要做的事情轻言放弃,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厌食的现象。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习惯于寻找借口,这些都会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甚至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这种“拖延”呢?

  降低对孩子的标准,并预留好时间。

  通过平日的观察和孩子的发展特点,家长应该对孩子做一件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心里有个大概的预估,并且把预估的时间提前留出来。如孩子起床大概需要10分钟,那么我们就需要早起10-15分钟。

  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之后,自己就不会那么焦躁和慌乱,孩子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信心,降低对孩子的标准,不要苛责孩子自身发展还达不到的事情。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得多快”,“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把长指令切分成短指令。

  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会自己判断一下你给的指令对他来说难不难,然后决定是否去做。急性子的家长总爱对孩子一股脑地发出指令:“快去刷牙洗脸上床睡觉!”

  这么一连串的动作无疑会令他望而却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听到第一个。如果我们把长指令截成短的指令,一次只说一件事,至多两件事(最好用连词连接起来),那就很容易让他们接受。如“宝宝,你刷牙的时间到咯”。“该换上睡衣,然后去睡觉了”。

  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小一点的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如设置3分钟的闹铃,让他感受时间的长度;出门之前多提醒孩子几次,让他有时间意识等。

  另外,很多时候拖延都跟生活习惯、家庭制定的时间计划表有关系。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制定的时间表是否科学,是否契合孩子的发展特点。

  拒绝帮孩子包办代劳。

  有些孩子之所以做事磨磨蹭蹭,是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反正妈妈会来帮我。比如孩子早晨起床上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如果家长们之前采用的方法都不管用,那就试试这几招,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如今什么都在提速。父母也总想让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不落在别人后面。但孩子天性是爱玩的,希望家长能少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刻意将孩子打造成“你想让他成为的孩子”。

  别忘了,孩子拖延是焦虑的父母一手培养出来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