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抑郁症为何久治不愈?也许是伴有其他疾病!

抑郁症为何久治不愈?也许是伴有其他疾病!

2017-09-11 来源:深科失眠抑郁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骑行不限时间、不限速度,可以保持着自己骑行的节奏。即使骑一次自行车也能增加不少活力,但要获得持续的效果,应该“用慢速到中度骑固定自行车,每周3次,每次15分钟”,这会给你提供获得持续能量所需要的刺激。

  情绪不好,警惕抑郁症的发生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目前国内有超过8000万人口罹患这种疾病,抑郁症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虽然我们常将“抑郁”二字挂在嘴边,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对个体造成精神痛苦,严重者会丧失生活及劳动能力。

  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抑郁症并非单纯性心理问题,而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临床疾病。它由生物学、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任何人都没有免疫力。当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泌异常时,会导致抑郁症的“快乐缺乏”,还有工作压力、亲人去世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抑郁症的经典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

  2.思维迟缓:思维问题费力,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行动力下降:突然变懒,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

  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提醒,当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出现情绪问题,出现上面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条,并且这些状态持续超过一个月,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否则会很容易引发抑郁症。

  谨慎诊断,抑郁症易合并其他疾病

  35岁的陈女士是个教师。从小,父母对她的管教就非常严格,养成了她追求完美的性格。长大后,这种性格演变得越发严重,导致陈女士和家人、同事之间相处不愉快,不断产生矛盾和分歧,为此她常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后来到医院,被心理专家诊断为“抑郁症”。每天吃抗抑郁药,症状却始终不见好转。几个月前,陈女士找到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经过详细问诊和仔细检查,刘菊湘主任认为陈女士在抑郁症合并强迫的基础上,还患有甲状腺功能障碍。

  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抑郁症常与多种躯体疾病共存,甲状腺疾病、慢性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共同发生,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肥胖也与抑郁症有关。同时,抑郁症状合并焦虑、甚至精神病性症状者不在少数。各种这样的症状夹杂在一起,不但使得患者的病情越发复杂与严重,而且会模糊其中的核心症状,加重疾病的进程,进一步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对病情的判断与辨别,也导致治疗的困难和相对不良的预后。

  要正确治疗抑郁症,首先必须准确识别抑郁症。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心理专家平时在诊断一个病人时,需要总体的分析病人病情。从病人的病史、致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到是否合并一些其他的精神性或躯体性疾病,同时还要考虑心理状况对病情的整体干扰。在面诊的基础上,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检查设备,例如心理测查系统、眼状动态分析等。

  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如今网上流行着各种各样抑郁症自测量表,这些自测表的分析都非常简单,最多只能初步判断患者精神状况。就像打靶射击一样,不一样的测查工具,侧重点不同,并且要先确定常模,将测查结果与标准常模比较才有意义。而做心理测查时,心理专家也只能确定的是一个范围和临界区间。专业性的测查会对原始得分进行校正,分析患者每个因子得分,并不是光看粗分,用心理测量评定抑郁,专业机构会做一个成套心理测定确认临床症状,比如测查抑郁症时,需要测查总体症状量表,抑郁专项评定量表,同时还要做人格测定,相关联的看,不是单一的看某一个方面,这样成套的测验测查的就更精准一些。

  丢掉病耻感,谨防抑郁症患者自杀

  曾有人这样形容抑郁症,他们的灵魂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那种永远握不紧拳头的慌乱感最终将他们推进黑暗的坟墓。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不是蓄谋已久的行为,而是大多在某个时刻突然而起的一种念头或者受其支配的行为。

  澳大利亚一项针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发现:有93%的自杀未遂者,被抢救过来之后都非常后悔。他们都不想做出自杀的选择,但在那一刻,就不受控制做出了这种行为。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患有“微笑型抑郁症”的患者最容易突发自杀风险。他们平时看起来时常面带微笑,但内心深处极度的痛苦无助、压抑悲愁。这种长期压抑的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抑郁症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并非完全是抑郁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而心理疾病引发的病耻感同样给广大患者朋友带来了新的困惑。抑郁症并非无药可救,若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抑郁症也是可以治愈的。但目前诊治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患病后很多人普遍存在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和歧视,这种根深蒂固的精神障碍污名化导致患者回避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就诊,因此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表示,这种病耻感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欧美国家,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抑郁症的病人对此并没有什么耻辱感,他们觉得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种病,会积极的就诊。而反观国内,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容易给予精神类疾病道德上的歧视。许多抑郁症患者很难接受自己的精神方面出现问题,极力遮掩,不愿到专科医院治疗。

  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防治抑郁症的发生,也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深科失眠抑郁专科刘菊湘主任建议,抑郁症患者可以多参加一些健身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体内的5-羟色胺分泌会提高,对情绪有一定的振奋作用。

  骑单车

  骑自行车能够激活大脑的神经电路,使人感觉精力充沛。骑车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可增强心脏功能。踩踏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吸入的大量新鲜空气,让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会觉得脑筋更清楚。

  骑行不限时间、不限速度,可以保持着自己骑行的节奏。即使骑一次自行车也能增加不少活力,但要获得持续的效果,应该“用慢速到中度骑固定自行车,每周3次,每次15分钟”,这会给你提供获得持续能量所需要的刺激。

  户外散步

  户外散步能给人一种轻松、自由自在的感觉,这对克服忧郁、孤独感很有益。

  散步的地点,宜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

  散步早晚进行均可,但以“晨走”效果更佳,因为清晨散步,会加快“唤起”新陈代谢功能,进而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跑步

  跑步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是一种似于吗啡功能的生化物质,是天然的止痛剂,并能给人以欣快感,对减轻心理压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坚持跑步会让你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在汗流浃背时,体验坚持的不易,在终点感受成功的喜悦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