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无论焦虑症多严重都可以克服?那些焦虑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无论焦虑症多严重都可以克服?那些焦虑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2017-09-11 来源:深科失眠抑郁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真相:没错,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过均衡的生活,确实对缓解焦虑有一定作用。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有些焦虑情绪背后的生理因素才是治病关键。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常常对未知的事物感觉到无法控制,这时候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适当的焦虑对人是一种保护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提前预警我们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不好的事情发生。

  当我们为自己的成绩担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刻苦学习;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落后于他人而不安时,我们就会通过勤奋工作等来提高自己。

  然而,严重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学习、睡眠、社交、旅行等,甚至会影响到家庭生活、两性关系。焦虑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时代病。当焦虑过度的时候,就会有副作用了。下面看看什么是焦虑过度?

  过分寻找危险的蛛丝马迹

  过度焦虑的人,对未来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为了证明自己悲观态度的正确性,他会在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找相关证据。一些在他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他却认为这就是危险的信号。比如,当他觉得别人有敌意时,他就会关注别人的一言一行,别人打个喷嚏,他会觉得这人是故意在他面前打喷嚏,是对他的一种不尊重。

  从心理学上讲,这叫选择性注意。有利于证明他观点的东西都被他注意到了,不利于证明他观点的东西就被他忽略了。

  将蛛丝马迹灾难化、扩大化

  过度焦虑的人一旦发现了危险的蛛丝马迹,就会自动地把这蛛丝马迹灾难化、扩大化。比如有洁癖的人,通常是不会用手去握公共扶手的(如地铁、公交的扶手),一旦不小心碰到,他就会立刻不安,似乎病菌马上就感染到他了,就侵入到他身体里了。

  试图控制局势

  为了避免灾难化、扩大化,过度焦虑的人就会想尽办法控制局势的蔓延。如前面洁癖的人,碰到公共扶手后,就会立刻去洗手,甚至反复地洗。认为别人有敌意的人,一旦发现有苗头,他会率先攻击别人,先下手为强,以避免对方继续攻击自己,同时防止其他人效仿。

  规避或者逃跑

  这是第三种方式的另外策略。当焦虑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局势时,就会采取预防措施:事先规避、远离,甚至逃跑。比如恐惧症者都是规避的表现特征。

  每个人都有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但有些人焦虑到影响生活,比如出现下面一些症状,就需要注意了。

  1.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2.睡眠问题: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3.非理性的恐惧: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4.肌肉紧张: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5.慢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6.怯场: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7.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重温伤害: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9.反复倾诉: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10.自我怀疑: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焦虑症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误解一:焦虑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们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是情绪困扰的一种,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脑部化学递质有所不同,因此,焦虑症绝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有幻听、妄想等情况。

  误解二:焦虑症主要是个人性格问题

  真相:部分焦虑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较内向,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化学递质分泌因素,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之下、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无需刻意扭转性格,“有的放矢”才是关键。

  误解三:无论焦虑症多严重,都可以克服

  真相:如果用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目前的情绪困扰,确实对缓解有积极作用,但单靠个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虑症,还需要专业、系统的方法才能成功,如专业自助书籍、心理咨询,较严重的更需药物及治疗帮助。

  误解四:只要服用药物,就可以治愈焦虑症

  真相:药物确实对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焦虑症的成因并非纯粹生理因素引起的,个人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压力的错误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误解五:患上焦虑症的人是因为生活太紧张

  真相:没错,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过均衡的生活,确实对缓解焦虑有一定作用。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有些焦虑情绪背后的生理因素才是治病关键。

  焦虑症患者有必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治疗,才能得到标本兼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