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康复理疗 > BMI达标别高兴太早,一眼看出你是不是合格的瘦子!

BMI达标别高兴太早,一眼看出你是不是合格的瘦子!

2017-09-04 来源:IHF国际康复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其中最好有三分之一是各种粗杂粮。如小米、荞麦、玉米、燕麦、紫米、黑米、红薯等。粗粮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常常是细粮的好几倍甚至数倍,对预防腹型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BMI这个概念我们已经很熟悉了,BMI(BodyMassIndex)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我们一直把“身轻如燕”视为健康的表征,将减肥目标与BMI挂钩(<18.5为体重不足、18.5~24.9为理想体重、25~29.9为超重、≥30为肥胖)。然而,BMI没有考虑到人体的所有组成部分——肌肉、骨骼和脂肪。因此把BMI来作为判断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风险的工具,显然是不严谨的。

  真实的案例:

  蒋女士今年33岁,身高1米7,体重57公斤,按理说挺苗条,BMI只有19.7,是非常理想的体重。可她在今年单位体检中却被查出内脏脂肪超标20%,确诊为轻度脂肪肝。蒋女士很不解:“我身材还不错啊,就是肚子大点,怎么都减不下去,怎么我也有脂肪肝呢?”

  内脏脂肪多,

  表现为腰粗肚子大。

  人体内的脂肪分为三种,内脏脂肪、浅层皮下脂肪、深层皮下脂肪。我们通常说的胖子,皮下脂肪多,往往胳膊粗、腿粗,全身肉乎乎的。而内脏脂肪多的人,四肢的肉并不多,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明显表现是腰粗,腹部肥胖,肚子大。

  内脏脂肪分解的时候跑到静脉中,通过血液输送到肝脏,可能在肝脏里堆积起来,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形成了脂肪肝。内脏脂肪被称为是最危险的脂肪。

  为什么脂肪容易堆积在腰部?

  人种影响脂肪的形成

  在中国,大多数发福的人都会呈现出茁壮成长的啤酒肚下两条并不粗的细腿,像一个个大“苹果”,而西方国家更多的是“梨”形身材。在2013年发布的对于肥胖病理生理学的更新中,确定了亚裔相对于白人和黑人更加容易积聚深层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而后者浅层皮下脂肪的比例更高,这也是为何亚洲人更加倾向于形成“苹果”的原因。这种苹果型肥胖也叫“向心性肥胖”。

  性别也有关系

  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形成“苹果”。男性年过四十者,多半都是从肚子开始先“发福”。因而男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高于女性。

  如何判断内脏脂肪有没有超标?

  现在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应多多关注自己的腰围。腰围越大往往意味着内脏脂肪越多,腰围是判断内脏脂肪超标的首要标准。若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型肥胖,有脂肪超标的可能。此外,还有以下方法:

  ??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腰围测量方法:双脚并拢站直,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围绕腰最细的部位(髋骨上、肋骨下最窄的部位),水平测量一周。

  臀围测量方法:双脚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围绕臀部最丰满处水平测量一周,松紧程度以皮尺能轻松转动为适宜,量出的尺寸即为臀围尺寸。

  注意:测时皮尺要紧贴皮肤,但又不能压迫软组织。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大于0.9,女性大于0.8,就意味着内脏脂肪过剩。

  ??测试腰腹皮下赘肉:

  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

  ??更专业的测试:

  有需要的人,也可到医院做人体成分测试等检查项目,检测内脏脂肪或让医生专业计算腹腔内脂肪的面积,如果内脏脂肪面积超过100平方厘米,即可诊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腹型肥胖,是万病之源!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有个大肚子总比全身都胖的人好,至少体重比他们轻。其实不然。研究表明,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健康的杀伤力更大,毫不夸张地说,腹型肥胖是万病之源,而且腰围越粗,危险性越高。所以,如果胖,请胖得匀称!

  脂肪肝

  肝脏周围若有脂肪堆积,会把肝脏细胞“撑”得越来越大,引发脂肪肝。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的脂肪肝,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甚至会发展成肝癌。

  糖尿病

  肥胖本身会和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发生对抗,使身体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不能发挥正常降糖作用,从而引发2型糖尿病

  全身性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7倍,而腹型肥胖患者患糖尿病风险达到正常人群的10.3倍!

  高血脂

  腹型肥胖极易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异常,导致内脏脂肪更易分解,进入血液里的脂肪含量也升高,形成高血脂。

  内脏脂肪不断生成又分解,成了高血脂患者的噩梦。这些代谢紊乱互为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糖脂代谢紊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血管不再弹力十足、畅通无阻,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悄然降临。

  影响心脏功能

  不仅如此,腹型肥胖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也有影响,腹型肥胖者的心腔增大、心脏舒张功能的降低比超重者更为明显。

  升高血尿酸

  此外,血尿酸升高和内脏脂肪的增多也有密切联系,容易诱发痛风。

  慢阻肺(COPD)

  德国和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腰围大者、腰臀比高者与COPD患病呈正相关。

  怎样消灭内脏脂肪?

  坚持运动

  脂肪肝和久坐不爱动有关,要多做有氧运动,游泳、慢跑和快步走这几项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套腹部锻炼操,10组动作,每天每组做30~50次,循序渐进,一定会有成效的。

  仰卧交替脚跟接触

  仰卧屈膝举腿

  左侧卧举腿卷腹

  右侧卧举腿卷腹

  仰卧对角交替收膝

  仰卧卷腹

  平板支撑

  反向卷腹

  仰卧拉伸卷腹

  仰卧屈膝卷腹

  对于内脏脂肪过高的人来说,上面的一些动作做起来会有点累——累就对了!坚持下去,一腹不平,何以平天下,对不?

  ??温馨小贴士:女性月经前2周做有氧运动多消耗30%的脂肪。

  不要吃太多碳水化合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是米饭、面包、面条等主食。过多地食用这些食物将导致过多的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会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将导致记忆力和专注力下降,并且容易抑郁。

  我们一天的饮食比例应该是这样的:碳水化合物占60%,油脂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5%,这才是合适的饮食结构。而且,三餐的比例应当是3:4:3,这是更有助于消化与代谢的黄金比例。

  饮食粗细搭配

  前面提到,一天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为60%左右,其中最好有三分之一是各种粗杂粮。如小米、荞麦、玉米、燕麦、紫米、黑米、红薯等。粗粮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常常是细粮的好几倍甚至数倍,对预防腹型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温馨小贴士:记住,一定要混搭,如果只是一味的吃粗粮,很容易造成营养吸收不均衡,从而导致缺乏营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