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资讯 > 道家养生 > 道教北极四圣都是谁?

道教北极四圣都是谁?

2017-08-23 来源:道家道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灾祸缠身者、邪气邪怪附身者、家宅不安不宁者、破财、财运不济者、官司缠身者皆可用此套法术操作以求吉祥平安、消灾解难。【作法】面朝北方,先焚香,再存神,驱除杂念,静思;然后念四圣咒语,然后再念四圣都咒,将此四道四圣都符佩带于身。

  北极四圣亦称“北极四圣真君”、“北方四元帅”,包括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真武将军以及黑煞将军。道教护法神将“四圣真君”的崇奉,起于隋唐以后,宋代神霄派则将“四圣”与“雷部”归结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太上三洞咒经》称其为: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元帅游行太空、黑煞将军尧火斩凶、真武角将乞水玄酆。宋代以后,黑煞将军为“翊圣保德将军”所取代或合而为一,称其为:天蓬大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真武灵应佑圣真君。

  天蓬大元帅

  北极天蓬元帅是四圣之首。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天蓬大元帅及十二元神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考“天蓬”一名,本为星宿神之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将,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护法,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天猷元帅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条厄四圣妙经》说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北极四圣的天猷元帅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雄风,猛雾飕飕,真气宛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丰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无休,降临福气,涤荡无忧。”《道法会元》卷一七四谓其主治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气浊者以印上之,灵散者以符助之,亦可镇山川大泽魔鬼群集之所。”《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运动灵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帅,游行太空。”

  翊圣元帅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妙经》说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悯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断,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杀咒》曰:“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道法会元》卷一七五谓翊圣元师主治元照灵虚府,有元照灵虚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斗符传世。《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杀神符,并曰:“若黑杀真君闻龙蜃触符,即亲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纸书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据王钦若《翊圣保德传》记载,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于终南山中筑上清太平宫,每逢三元、诸圣诞节,致醮祀神。于是翊圣真君经常降临,为人祛殄驱怪,灵验不可胜纪。故官吏民众不远千里,“或驰诚遥祷,或斋洁朝拜,以祈真受,时有所闻。大抵多随其性习,加以训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贪酷者警以要道,词甚平易,颇叶音韵。”如降言曰:“尽力事君以为忠臣,浊财勿顾,邪事莫闻,整雪刑狱,救疗人民,动合王道,终为吉人。积愆为咎,必有沉沦。众生本无形之性,配有形之躯,旷劫以来,不能自悟,自有无极世界不夜之乡,混合太虚,杳冥同理。”凡此类降言,内容涉及广泛,有讲修心观空,有论炼气养生,有劝善君臣民众,充分显示了道教度人济世的一贯作风,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与祭礼。

  真武大帝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谓他乃“虚危分宿,壬癸孕灵,北极四圣的真武大帝化身自金阙之尊,居位极玉虚之奥。玄妙极至,奚止于辅正除邪;正一所生,岂但于消魔护国。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其《真武咒》曰:“干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龟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与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

  记载着作

  如《北帝说豁落七元经》、《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北帝紫微神咒妙经》、《上清北极天心正法》、《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北方真武妙经》、《玄天上帝启圣录》、《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等。《太上三洞神咒》卷五“紫微敕遣咒”曰:“紫微有敕,命魔摄凶,翻天撼地,震动虚空。琼魁元帅,天威天蓬,威灵气焰,万神祖宗。明元副帅,天猷天雄,自号赫奕,诸天齐功。翊圣大神,天灵太冲,内讳招摇,斩邪灭踪。真武大圣,天武天童,内名玄武,严摄北丰。北极四圣,显灵威雄,下游尘世,上登玉隆。”

  重庆大足地区珍存的道教石刻中,舒成岩第三号窟为紫微大帝窟,凿造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窟正壁上刻一大帝,面西端坐于双头龙靠椅上,坐身高1.30米,肩宽0.40米,他头戴平顶通天冠,头两侧垂香袋护耳,身着圆领宽袖袍服,项下佩方心曲领于胸部,双手在胸前捧玉圭,两足着云头靴搁于方形踏几上,面慈无须,此即为紫微大帝。在主像的左右二侧,各立一护法神将,身高1.45米,均头戴束发金冠,冠侧有绳系于颈,身着铠甲,横目怒目。左神将三头六臂,面容狰狞,其左上手执帝钟,右上手举一兵器(残);中二手在胸前捧住一法印;左下手置于一龙头的双角上,右下手执一方天戟,戟尖有红缨下垂。右神将为一头四臂,面黑如炭,其左上手举一法印,右上手执钺;左下手握一绢素,右下手斜持宝剑,又有一龙蹲伏其右脚旁。这就是四圣元帅中的天蓬(左)、天猷(右)元帅。

  在石门山第十号三皇洞(原名圣府洞),亦为南宋石刻。主像有三,面南端坐于双龙头靠背椅上,中央主神,头载平顶通天冠,冠侧有香袋护耳,内着圆口荷叶边中单,外罩宽袖大袍,项下系方心曲领,双足着靴,踏于方形几上,双手于胸前捧玉圭。容貌年轻英俊,其造型、服饰与舒成岩紫微大帝像十分相似,此当为紫微大帝。在紫微大帝的右侧当为玉皇大帝,其脸形长方,颌下有须;左侧当为后土地祗,亦呈庄严端相。在紫微大帝头部上方的岩壁上,一字排列着三个小圆龛,每龛内各有一天尊坐像,这就是道教最高的尊神——三清道祖。主像两侧左、右壁前,各立一位护法神将,身高1.94米。二神面目狰狞,头戴束发冠,身披胸甲,脚蹬战靴,披帛绕体下垂。左像为三面六臂,其左上手举法印,右上手握帝钟;左中手在傍执弓,右中手握二箭置胸前;左下手抓住一龙的左角,右下手拄宣花斧于体侧。右像为三面四臂,其左上手于胸前持物(残),右上手于腹前拄剑(残);左下手反执一长矛,右下手握拳砸于一龙头上。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天蓬、天猷元帅。

  此外,左壁尚有六尊立像,其中第五像眼瞪目张,额敕束发箍,脑后有双飘帛上拂,身着铠甲,左手牵右袖袍,右手在腹前仗剑,赤足立于一龟背上,龟左侧有一蛇盘曲,十分明显,这是四圣中的真武元帅。其余的五尊造像皆着官袍朝服,形容端庄严肃,如上朝面圣之状,则当为五斗真君。惜右壁造像无乎全毁,但亦可推测当为翊圣元帅与五星真君,以与左壁诸神相配。在左壁的上层,还有二十八尊较小的造像,一字排列,即当为二十八宿星神,亦属雷部诸真。《太上三洞神咒》卷三曰:“仰启皈命天蓬将,摧碎群魔大力神,严驾夔龙降道场,赫奕威光动天地。二十八宿明星主,三十六部大神王。手持金剑斩妖精,掌持宝印除凶魅。帝钟摇响震天宫,驱雷掣电走纷纭。”大足石刻中的这几组道教造像,已有八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其题材丰富,造像精美,系统完整,神系清晰,且与众多道经所记一一吻合,十分珍贵。尤其是紫微三帝、北极四圣的造像,是道教雷法的神圣道场,凡研究、修持雷法者,皆当朝拜顶礼之。

  在天蓬元帅的摩下有一大批猛将,重要的有:

  1、天罡大圣:

  “身长百丈,素罗衣,披发,左手掐诀叉腰,右手执剑,跣足丁立,面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顶中出气两条,一青一白,青白中复出青赤气,如丝弥布天地。”

  2、混元一气都统大将王煜:“顶通天冠,皂帻,金甲,皂衣,手执弓箭、戟。”

  3、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陶元帅:“老人相,四目,执柱杖。左有黄判官紫公,服金花,恶相,仗剑。右有雷使者,黄衣黄巾,绿吊敦靴,玉带。”

  还有三十六将,如:

  1、九天杀童大将

  “即北斗第八星(看过《圣斗士北欧篇》吗?这哥们基本上就是那个影子神斗士,整体形象象三国猛将吕布),乃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天杀大神,青衣大袖弁冠,执戟,领兵一万众,制御风颠百怪恶鬼。”

  2、高刁北翁神将军

  这哥们的形象基本上象《七龙珠》里的短笛大魔王。

  “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杀大神,玄布缠头,皂衣大袖,左执金钟,右执玉锤,领兵万众,制御五瘟疫疠之鬼。”

  3、长颅巨兽大将军

  “即四海龙王,有四万天兵将吏,人面鸟觜,头有一角,手执钟,龙足,领兵万众,收摄山精邪魅,制伏虫元蛇毒虫之鬼。”

  4威剑神王大将军

  “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还有,五丁都司、七政八灵、直月将军、十二支直符,反正是构成了一个以天蓬元帅为首领的庞大天神体系,以执行紫微大帝的命令。

  其实,唐宋以前,天上的“皇帝”是紫微大帝,就是北极星,然后他统御三界,就是人、神、鬼,没什么佛教的六道轮回。

  唐宋时期,紫微大帝就成了“管理星星”的“小国皇帝”了,玉帝掌了大权,什么都管了。而且佛教兴盛了,三界就根据佛教说法变成了“欲界、色界、无色界”。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主管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王。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与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2]

  --------------------------------------------------------------------------------------------

  【作用】

  身体多病者、灾祸缠身者、邪气邪怪附身者、家宅不安不宁者、破财、财运不济者、官司缠身者皆可用此套法术操作以求吉祥平安、消灾解难。【作法】面朝北方,先焚香,再存神,驱除杂念,静思;然后念四圣咒语,然后再念四圣都咒,将此四道四圣都符佩带于身。

  【画法】黄纸红字画符。

  ●天蓬咒

  天蓬天蓬,九玄杀童,五丁都司,高刀北翁,七政八灵,太上皓凶,

  长颅巨兽,手把帝钟,素枭三神,严驾变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

  紫气乘天,丹霞赫卫,吞魔食鬼,横身饮风,苍舌绿齿,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驺激戾,威北冲锋,三十万兵,卫我九重,

  劈尸千里,祛却不祥,敢有小鬼,欲来见状,钁天大斧,斩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明破骸,天猷灭类,神刀一下,万鬼自溃,

  急急如律令。

  ●天猷咒

  天猷天猷,位列诸候,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

  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

  雄风飒飒,猛雾飕飕,真气婉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

  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酆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

  遇鬼皆收,人遭凶害,崇遇无休,降临福气,荡涤无忧,无知小鬼,

  敢有迟留,吾目一视,永作泉囚,急急如律令。

  ●黑杀咒:

  北方黑帝,太微六甲,五帝灵君,光华日月,威震乾坤,

  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

  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

  行绕天下,搜捉鬼神,九州社命,血食之兵,不许拒逆,敢有红鳞,

  镇星缚手,北斗收魂,三台七星,持剑斩身,罪不重考,殃及子孙,

  邪精魍魉,耳不得闻,闻吾咒者,头破脑裂,碎如微尘,急急如律令。

  ●真武神咒:

  乾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

  龟蛇合形,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

  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作紫尘,魁罡正气,

  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江河淮济,五岳之神,城隍社令,

  拱听吾命,指挥纲纪,敢有摄停,上帝有敕,救护众生,敢有小鬼,

  捉缚来呈,急急如律令。

  ●四圣都咒:

  北方有将,上帝灵尊,披头仗剑,主管四维,天上地下,

  咸使闻知,刀剑如雨,器仗光辉,逢魔即杀,见善令归,若遇凶灾,

  至心转持,飞戈掷火,上澈紫微,身命之官,有厄相随,急难为吉,

  日月并齐,令时即念,得获悲慈,三五将军,保护吾身,金光霭霭,

  霹雳轰轰,逆吾者死,避之者生,内外家眷,得保清宁,天罡魁星,

  三十万兵,毒龙猛兽,巨海金精,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廉贞,

  左辅右弼,斩邪破军,真光速到,万鬼潜形,急摄急摄,不得久停,

  合门昌吉,升入无形,急急一如太上混元皇帝律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