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商务接待 > 馈赠的礼仪

馈赠的礼仪

2017-08-22 来源:GIVI商务礼仪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总之,对外国人送礼有几个原则,一不送触犯外国人习俗的礼品,二不送过于昂贵和过于廉价的物品,三不送印有广告的物品,四不送药品和补品,五不送使异性误会的物品。

  社会交往,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对尊长送礼表示敬重,走亲访友送孩子礼物表示喜爱,朋友结婚送礼表示庆贺和祝愿,节日里互赠贺卡时共享快乐,探望病人送礼表示关心,受人恩惠送礼深表谢意。

  现代生活中,交际活动日益频繁,无论是个人生活或商务活动中,馈赠都是一桩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起到了联络感情、加深友谊、促进交往、沟通信息的作用。

  不过,馈赠要注意礼品、馈赠时机的选择和馈赠中的具体礼节,才能真正达到馈赠的目的。如果馈赠方式不当,时机不对,礼品不妥,往往会事与愿违,反而人情未结,芥蒂又生。

  馈赠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样送都很有奥妙,决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馈赠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起码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来说,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太密切的人,更是如此,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是零。

  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愉快接受为尺度,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2.送礼间隔适宜

  送礼的间隔时间很有讲究,过于频繁地送则不合适。送礼过于频繁会使人感到你的功利性太强。

  另外,礼尚往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你送礼过于频繁,别人还得还礼,这会增加受礼人的负担。一般来说,还是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虚假,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3.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

  例如,

  探望病人不要送“苹果”(与上海话“病故”谐音);

  朋友往来也不要送“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

  给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送蹩脚的书画就是自讨没趣;

  给伊斯兰教徒送带有猪形象的装饰画作礼物,可能会让人轰出门去。

  4.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

  任何礼物都是送礼人的一片特有心意,或是酬谢、或是有求于人、或是联络感情,等等。

  因此,送礼时要使礼品与你的心意相吻合,并且力争使你的礼品非同寻常,倍感珍贵。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选择,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

  所以,送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古今中外都很重视礼尚往来,一般来说春节、中秋、端午、国庆、元旦、生日、结婚、生子、圣诞、情人节、母亲节等都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当然,送礼多少需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送礼的好时机

  1.应当道喜之时,如交往对象结婚、生育的时候。

  2.应当道贺之时,如交往对象升学、晋级、乔迁、出国、事业取得成功或是过生日、过节时。

  3.应当道谢之时,如受到他人关心、照顾、帮助之后,可在适当时机,以礼相赠,表示谢意。

  4.应当慰问、鼓励之时,交往对象遇到困难、挫折、身处逆境时,可以赠送适当礼品表示慰问或鼓励。

  5.应当纪念之时,久别重逢、参观访问、临行话别之际,可以赠送礼品,以为纪念。

  6.在遇到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等,可向交往对象赠送一些礼品、纪念品。

  赠礼方式

  当面赠送,邮寄赠送,托人赠送。

  1.当面赠送,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赠送礼品形式。

  其好处是,可以在赠送礼品时随机应变,或畅叙情义,或介绍礼品寓意,或演示礼品的用法,有助于充分发挥赠礼的作用。

  2.邮寄赠送的礼品,一般都要附一份礼笺。

  在礼笺上,既要署名,又要用规范的语句说明赠送礼品的缘由。

  3.托人赠送,即委托第三者代替自己将礼品送达受赠对象手中。

  当本人不宜当面赠送礼品时,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显示自己对此十分重视,或者可以避免对方的某些拘谨和尴尬。

  不过,所托之人在转交礼品时,一定要以恰当的理由来向受赠对象解释送礼人何以不能当面赠送礼品。礼品上最好也附上一份礼笺。

  馈赠礼品是为了让对方高兴,为了增进友谊。那么,选择什么礼品才能既达到这样的目的,又不致使你过于破费呢?这里大有学问。

  选择礼品时,要注意礼品是否合适。

  礼品并不是价格越贵越好,只有既能投其所好,又能让礼品真正表达心意,最好是出乎受礼者意料,又是他向往已久的礼品,这才是最成功的礼品。

  1.投其所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选择礼品时一定要有所考虑,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不要盲目。

  馈赠者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或通过打听了解受礼者的兴趣爱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精心选择合适的礼品,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是真诚的。

  2.因人而异

  因人因事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之一,对于礼品的选择也应遵守这一规范。

  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

  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

  对恋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

  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

  对老人,以实用为佳;

  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

  对外宾,以民族特色为佳。

  3.注意禁忌

  互赠礼品是必要的,但要了解对方的送礼禁忌。

  事后送礼、事后补礼都应避免送刀、剑或其他带有尖、刃的物品,这些有“一刀两断”之意。

  除情人可以互赠手帕外,对一般亲友也不能送手帕,因为手帕是与眼泪联系在一起的,有“送巾断根”之嫌。

  对礼品的颜色,也应注意避开受礼人忌讳的颜色。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应引起注意。

  在我国港台习俗中,非丧事一律不能送毛巾;

  剪刀是利器,送人会使对方有威胁之感;

  甜果是祭祖拜神专用之物,送人会有不祥之感;

  港台话中“雨伞”音同“离散”,若送雨伞会引起对方误解;

  扇子是夏季用品,台湾俗语“送扇无相见”,因此,也不宜作为礼品送人;

  台湾的居丧之家习惯不买甜食,不裹粽子,如果以粽子相送,会被对方误解,十分忌讳。

  日本人忌“9”、“4”,因为“9”与“苦”音同,“4”与“死”音同;

  西方人喜单数却忌讳“13”;

  对英国人不能送百合花,因有“死亡”之意;

  对荷兰人不能送食品;

  波兰人除爱人、情人,不能给其他异性送红玫瑰;

  对日本人不能送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

  对美国女性不能送香水、化妆品、衣物、假首饰,那会以为你看不起她。

  总之,对外国人送礼有几个原则,一不送触犯外国人习俗的礼品,二不送过于昂贵和过于廉价的物品,三不送印有广告的物品,四不送药品和补品,五不送使异性误会的物品。

  其他注意事项

  不在临别告辞时送礼,或者一声不响地把礼物放在门口或房间角落一走了之。

  礼品上的标签、价格应该取下。

  如价格过高,会令其他人不悦,若过低,则使自己寒酸。

  散装或用报纸等简装的礼品是不能够送人的。

  通常情况下,当众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

  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以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