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姑娘至今未醒,而让她陷入危机的竟然是一盘木耳炒鸡蛋,医生认为是木耳中的黄曲霉素让她中毒昏迷。而黄曲霉素这个东西,几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7月20日(上周三)晚辽宁姑娘毕雪和丈夫董晓亮吃的黑木耳。当时木耳已经泡了快2天了,老婆洗的,他下锅,用木耳炒鸡蛋。第二天上午,毕雪开始恶心、呕吐、腹泻,然后发烧,四肢冰凉。
到了第三天晚上,也就是7月22日晚11点,毕雪开始说胡话,神志不清,送到医院抢救。
直到7月27日,28岁辽宁姑娘毕雪仍昏迷着,还未脱离危险。谁也没想到让她陷入危险的是,竟是一碗黑木耳。目前,毕雪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医生说,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产生黄曲霉素,从而导致中毒现象。
黄曲霉毒素来自哪里?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而容易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品包括玉米、花生仁制品、大米、食用油、发酵食品、乳及其制品等。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下面这些东西中也很有可能含有黄曲霉素。
1.变质的米饭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建议:
做饭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当天吃完,不留剩饭菜。
2.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
建议:
1.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
2.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
3.变质的坚果和水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水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以防黄曲霉毒素的摄入。
4.没有洗干净的碗筷案板
我们平时使用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筷子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建议:
1.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
2.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小作坊自榨油
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存在黄曲霉毒素问题。
建议:
1看价格:便宜没好货,买油不贪小便宜
2看品牌:即使大牌有问题,也比三五产品可靠
3看工艺:浸出油不靠谱浸出油不靠谱,压榨的更健康
除此之外,婴儿的奶粉、普洱茶、火腿、面包中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关键是霉菌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非常顽强,只要条件合适即可落地生根,在潮湿环境中最容易生长。而且清洗时也很难将它们消除,若不及时消毒干燥不用一天在潮湿的环境里足以让夹杂在缝隙的霉菌大量繁殖。保持清洁和干燥,是解决霉菌问题的关键。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被称为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有多次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而在2004-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
如何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
(1)挑选霉粒法
因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坏、破损、皱皮、变色和虫蛀等的粮粒中,这些带毒颗粒比健康颗粒轻,外表也较易辨认,可用机械或人工掏除。
(2)植物油加碱去毒法
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易溶于油,油料种子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后,榨出的油中含毒素,可用碱炼法去毒。一般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故加碱后用水洗可将毒素去除。
(3)加水搓洗法
在淘洗大米时,用手搓洗,随水倾去悬浮物,如此反复5~6次,煮熟后可去除大部分毒素。
(4)吸附去毒法
植物油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利用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
(5)高温高压去毒法
黄曲霉毒素较耐高温,在280℃高温下才能分解,因此一般烹调温度下难以消除。但高温高压下去毒效果较好。
(6)碾磨去毒法
在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大部分集中于脂肪较多的胚体和糠皮等部位。稻谷经精碾后95%的毒素可去除。玉米磨粉也有类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