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肉类协会日前正式发布声明: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任何一种食品(包括红肉和肉类加工制品)被证实引发或治疗任何癌症。不恰当的饮食方式是引发癌症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癌症病人中,有35%~50%是由于饮食不科学等原因诱发的。
食物与癌症的关系是复杂的,但也是非常重要
一方面是食物有致癌作用和促癌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还具有对抗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作用。食物作为引发癌症的一种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营养素缺乏,营养过剩,有害混杂物的作用,不良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的影响,以及某些食物中所固有的致突变、致癌物质等。
致癌物分4个等级
致癌物是指能诱发人患癌的“坏物质”,它的范畴包括任何能增加人类患癌风险的化学、物理物质及生活、工作方式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分为了4个等级,其中不少与食物相关。
1级致癌物
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式咸鱼等明确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长期性的吸烟喝酒可能成为癌症的“元凶”。
黄曲霉素则主要存在于霉变的坚果、大米和玉米等,吃这些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储存得当。
2级致癌物
丙烯酰胺、铅、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较高的致癌物质。
生活中如果经常采用高温油炸、高温油烟烹制食物,接触到丙烯酰胺的机会就比较大,应尽量避免。
3级致癌物
苏丹红色素、胆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
这些东西明确对人无致癌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可以不顾数量放心吃,因为它们虽然不致癌,但可以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4级致癌物
致癌物中还有第4级,指相关研究中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食物中属于此类的物质较少。
“4个等级的致癌物,在饮食中的‘伤害’不可一概而论”,1级和2A级致癌物要尽量避免,2B级致癌物无需过度紧张,对于3级和4级致癌物,更加不用担心,因为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它们可以致癌。
五大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保持正常体重、增强体育锻炼、多吃蔬菜少吃肉、适量饮酒以及不乱吃维生素类补品。均衡的营养是预防肿瘤的不二法宝,健康的身体来自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对于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舒畅有一定作用,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的中强度运动为佳。
癌症的发生有遗传、基因等内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35%的癌症患者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关。因此远离癌症,科学抗癌一定要把好饮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