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资讯 > 道家养生 > 道教内丹学问答

道教内丹学问答

2015-08-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内丹,指人通过修炼自身的精气神而在体内结成的丹,乃相对于以身外的药物炼成的“外丹”而言。内丹之“丹”究竟是甚么呢?内丹家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就是自己的本来真性,有的认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团,有的认为是一种光。

  (一)甚么是内丹?

  答:内丹,指人通过修炼自身的精气神而在体内结成的丹,乃相对于以身外的药物炼成的“外丹”而言。内丹之“丹”究竟是甚么呢?内丹家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就是自己的本来真性,有的认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团,有的认为是一种光。

  (二)内丹修炼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甚么呢?

  答:复归本性,与道合一。

  (三)内丹修炼的总原则是甚么呢?

  答:性命双修。性,即心性;命,指精气。修炼内丹,既要净化心灵,又要培育元气,以开发智能,强健体魄。

  (四)修炼内丹如何入门?

  答:未炼功,先积德。欲修内丹者,先要加强道德品行方面的修养,包括弃除不正的行为、习气、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积极奉行利人济世的善事。然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静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没有老师指点,如何习静坐?

  答:静坐没有特别的讲究,顺其自然就行。每天清闲时,或盘腿(单盘、双盘、自由式均可)坐于床上,两手重迭放于腿上;或垂腿坐于椅上,两手平放在两腿上,上身挺直,颈椎稍往上一顶,头自然微微下垂,先不忙闭眼,而要凝神听自己的呼吸,待到觉得呼吸较细匀时,再微闭双眼,稍微用意顾念下丹田,而注意力仍主要放在听呼吸上(听呼吸比数呼吸要好)。若遇有杂念纷扰,最好是不去管他,只要身体稳坐不动,任他杂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后,等到坐过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后,杂念自然就慢慢的平下去了。中间猛然一觉,杂念全消。若能一觉之后,把持不失,自有说不出的快乐舒适之感。

  (六)静坐一会后,觉得腰酸背疼,请问是不是出了偏差?

  答:这是正常现象。人身中许多病往往有一个潜伏期,过了潜伏期再发作,常常很厉害。若能在潜伏期就把它诊断出来,则比较容易治疗。静坐时真气在身体内运行,就具有检查潜在疾病的作用。因为真气遇到病灶,便会受阻,使人产生疼痛感,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静坐时间久了,积聚的能量不断增加,真气就能冲过病灶使潜在的疾病消除。

  (七)静坐一个多月后,觉得很受用,该如何进一步修炼?

  答:继续静坐,可以一直保有良好的感觉。若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道门中人指示炼精化气的方法。

  (八)有人问:我工作太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如何炼功?

  答:古人说: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如何动处炼性?举凡工作应酬,以良心作主宰,以中庸为尺度,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即是最好的炼性方法。如何静处炼命?无事之时,无论行住坐卧,总将一个神光下照于丹田之处,务使神抱住气,意系住息,神气恋恋,两不相离,如此聚而不散,融会一团,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日积月累,自然真气冲冲,包固一身内外。

  (九)有人说炼功要守窍,请问应该守甚么窍?

  答:守窍之法较多,但初学者应以下丹田(脐后一寸三分处)为主。尤其是日常用脑较多的人,心火过于上运,意守下丹田,可降心火而升肾水,使身中阴平阳秘。在守窍过程中,也应根据气机的变化灵活掌握,转换意守之窍。若昏沉,宜移守上丹田;若散乱,应移守下丹田。关于守窍的方法,诸家都强调“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紧,又不可全不用心,流于散乱昏沉。

  (十)听说炼功要掌握“活子时”,请问“活子时”是指甚么时候?

  答:子时乃一阳来复之时。活子时,指炼功中凡静极恍惚,心中毫无欲念,而阳气自然生发,生殖器自然挺举之时。

  (十一)炼内丹功,在饮食上有甚么禁忌吗?

  答:以素食为主,少食腥膻。素食中如蘑菇、竹笋、鲜菌等,味虽适口,但易于发病,也宜少食。肉食中只可权食鸡鸭鱼并蛋类,其它肉类,宜少食为妙。

  (十二)内丹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内丹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师承的不同、掌握的重点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以修性为主者,有以修命为主者;有主清修者,有主阴阳双修者。这些流派,都自称渊源于唐末五代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派。按传统的划分法,主要可分为南、北宗和东、西、中派。

  南宗创始者为南宋张伯端,其代表作《悟真篇》被奉为与《周易参同契》同样重要的内丹学著作。该派以“先命后性”的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南宗内部又分为清修派和阴阳双修派两个支系。

  北宗创始者为金代王重阳,流行于江北,在修炼方法上主张先性后命,且以性功为主。倡清静独修。

  北宗与南宗在元代经陈致虚的大力会通实现了合流,从此成为全真教内部的两宗。

  中派为元代李道纯所创立。原本无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为要,故名。该派把儒家的“中和”思想融于道教的修炼论,始终以“守中”为要诀,认为“中”即玄关一窍,为人性命之根。明代的《性命圭旨》、清代传《乐育堂语录》的黄元吉以及传中黄直透功夫的闵小艮均被视为中派。

  东派为明嘉靖时陆西星所创。此派功法源于南宗,主阴阳双修,但非御女采战之术,而是神交气交,双修双补。其要点在“凝神聚气”,“道法自然”。明末着《金丹真传》的孙汝忠、清代编《道书十七种》的傅金铨,其丹法均与束派相类似。

  西派由李西月于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开创。其丹法特点是清静与阴阳合用,第一步主清静自然,第二步主阴阳双修。此派功法层次多,如筑基分小筑基、大筑基,炼己分内炼己、外炼己,炼心法分为九层,药物分作三层,炼功分为五关等。清末着《性命要旨》、《教外心法》、编印《道统大成》的汪束亭,着《养生篇》的柯怀经,及近人苏州徐颂尧(海婴)均属西派。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