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每次牙疼要人命。往往很多人认为牙齿疼痛,直接拔除岂不更好,何苦忍受牙科治疗带来的折磨。拔牙,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它是口腔科最常施行的小手术,拔牙前既需要心理准备,也需要身体准备。
有些患者拔牙前焦虑、恐惧,因紧张、害怕而回避拔牙,或者在拔牙过程中不能配合牙医,甚至发生晕厥等。在拔牙前,我们都应该要知道这些注意事项。
1、空腹不能拔牙
拔牙前要告知医生目前自己的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拔牙前不能空腹,否则容易出现麻醉及手术并发症。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
2、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如患有上述疾病,可能因此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建议在有效控制系统疾病下拔牙。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180/100mmHg及空腹血糖>8.88mol/l的患者禁忌拔牙。拔牙最佳时间应尽量选在上午,此时间休息充分、药物作用最佳、术后观察时间充裕。
3、造血系统疾病(血液病)
如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机能有障碍,拔牙术中术后出血难止,甚至危及生命。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禁忌拔牙;慢性患者如需拔牙,在专科医师配合下,并预防感染和出血。
4、月经、妊娠、哺乳期的女性
怀孕期间遇到牙齿问题需要拔牙,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在月经期原则上不应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5、肝肾疾病
如急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容易出血不止。
另外,在拔牙时间上,对于正常人来说,上午下午是没有区别的。恶性肿瘤患者不应拔牙;剧烈的运动、劳累后,饮酒之后均不宜拔牙。
除了在拔牙前禁忌症要了解外,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也该知悉:
STEP1:拔牙部位放置的棉纱卷需咬半个小时后吐出,吐出后在24小时内有淡血水属正常现象。
STEP2:纱卷吐出后,不要用舌头舔伤口,不要吸吮伤口和频繁吐口水,也不要用手或其他东西触摸伤口。
STEP3:拔牙后2小时可进食流食、软食,切忌吃太烫和过硬的食物。
STEP4:拔牙后1-2天内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饮酒、不吹乐器。
STEP5:拔牙后24小时内不漱口、不刷牙,24小时后可刷牙,但不可触及伤口。
STEP6:麻醉药效一般在2-3小时后消失,此时伤口略有疼痛,请根据医嘱使用消炎药。
STEP7:如果拔牙后发生伤口出血量多、剧烈疼痛、发烧、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STEP8:除智齿和多生牙外,一般拔牙后均需要修复,一般情况下伤口完全愈合需要1-2个月。
STEP9:不可用自来水漱口,应使用凉白开水或矿泉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