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因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瘀阻脉络而为病;或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积火与新热互结上冲,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或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体及牙龈,令骨髓空虚,牙失荣养,致根脚浮动而隐痛。
辨证首先辨牙痛的虚实,属何脏腑。牙齿位于口内,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之脉入于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本病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实证,多由于风火邪毒侵袭,或胃火上蒸,伤及牙体及龈肉所致;虚证,多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牙失荣养所致。故临床辨证,大致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及虚火牙痛三种类型。总的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泻火止痛,或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风火牙痛:
【证见】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薄荷连翘方(王德镒《中医耳鼻喉科学》)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丸,填人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消毒小棉球,防止药丸滑脱,并注意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咽下。
3.单方验方(晋襄《临床验方集锦》)
处方:生石膏18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荆芥6克,防风6克,青皮4.5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胃火牙痛:
【证见】牙齿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锐痛,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牙齿明显叩痛,有松动浮起感,局部臖核肿大压痛。全身可见发热头痛,口渴引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
【治法】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方药】
1.主方清胃散(李呆《兰室秘藏》)加味
处方: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水煎服。
若胃腑积热,大便秘结。加大黄以通里泻热。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选加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金银花,以清胃凉血。
2.中成药
(1)炎热清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儿童酌减。
(2)消炎散结片,口服,每次5~8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牙痛粉(缪正耒《家用偏方验方小方集》)
处方:生半夏粉10克,生苍术粉5克,细辛粉2克,冰片0.5克。充分和匀,用棉球蘸粉填在牙痛处,痛不止再换药填上。
虚火牙痛:
【证见】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嫩,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方药】
1.主方知柏八味丸(吴谦《医宗金鉴》)加狗脊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牡丹皮12克,知母10克,黄柏12克,狗脊15克。水煎服。
如兼有脾虚者,宜用左归丸,以滋阴补肾健脾。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片剂每次6片,每日4次
(2)六味地黄丸,服法与知柏地黄丸相同。
牙痛的外治法
1.实火牙痛者,可用竹叶膏擦牙龈痛处,或用花椒、胡椒、白矾(生矾与枯矾各半)、食盐(炒),各为末同研,以少许擦痛处;或用老姜、黄连、防风各等份,研末擦之;或用金玉丹擦牙龈红肿溢脓处。
2.虚火牙痛者,可用龙眼白盐方贴牙龈痛处。
3.用淡盐水含漱,或用黄芩45克、玄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煎水含漱;或以白芷、吴茱萸各等份,煎水含漱。
4.肿连腮颊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调水外敷。
牙痛的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刺:取合谷、下关、颊车、风池、太阳、内庭、太溪、行间、太冲、牙痛穴(位于掌面第三、四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每次2—3穴,强刺激捻转泻法,每日1-2次。
(2)耳针:取面颊、屏尖敏感压痛点,捻转后留针15—30分钟。如需持续止痛者,可作耳针埋藏。
2.饮食疗法
(1)人地金牛煲鸡蛋:每次用人地金牛根15克,鸡蛋1只,加清水2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煮成1碗,饮汤食鸡蛋。适用于治风火或胃火引起的牙痛。
(2)咸橄榄芦根茶:每次用芦根30克(鲜品用60~120克),咸橄榄4枚,清水2碗半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于治胃热牙痛。
(3)烧肉蚝豉汤:每次用蚝豉50克,瘦烧猪肉1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适用于治虚火牙痛。
3.推拿治疗穴位指压止痛法
前三牙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牙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整个指压操作分按、压、揉三个步骤。按:用拇指指腹在患者需指压的穴位上进行按摩,使局部气血经脉通畅,一般按10一15分钟。压:用拇指端向内切压,用力按压穴位,慢慢加重压力,使穴位的酸麻感达到最高峰(但用力不要过猛)。揉:用手掌鱼际部分的肌肉,轻轻揉按指压的穴位,一般揉lO.15分钟,促使酸麻感尽快消失。上述三个步骤连贯操作,也可患者自行操作。上牙痛时,以压法为主。
4.预防调护
(1)由于食物的刺激每能使牙痛增剧,因此对牙痛病人的护理,主要是注意饮食的调节。食物不宜过热过冷,忌食辛辣煎炒及过酸过甜之品,宜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最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2)预防上应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最好早晚各刷牙1次,饭后漱口,保护牙齿洁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防治牙病的重要措施。
止痛杀菌,防蛀。用于风火牙痛,牙龈红肿,虫蛀牙痛及一切神经牙痛。
健客价: ¥7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苗医:蒙岗比,勒勒果里品。中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牙龈炎、龋齿引起的牙痛或牙龈肿痛。
健客价: ¥16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于风火牙痛,症见:牙痛阵作,遇风即发,受热加重,甚则齿痛连及头部面部;或伴有牙龈肿胀,患处红、肿、热、痛,得凉痛减;或伴有口渴喜凉饮,便干溲黄,舌红或舌尖红,苔薄黄或苔白少津,脉浮数或脉弦。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20用于龋齿所致疼痛的暂时止痛。
健客价: ¥7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17.9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止痛、止血。用于牙周炎症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54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煎药
健客价: ¥148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3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以及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见以上证候者。苗医:抬蒙蒙宋宫症。蒙嘎宫昂,来罗拉米。
健客价: ¥28.8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5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苗医:宋宫证。蒙嘎宫昂,来罗拉米。 中医: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用于风热所致咽痛、咽干、咽喉红肿、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
健客价: ¥22.5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健客价: ¥37.51.急慢性风湿性、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4.急性痛风。 5.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 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 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健客价: ¥4.5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健客价: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