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电动牙刷、口腔正畸、冷光美白一类的口腔产品或者服务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变成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点。
究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一点。
多数的中国人开始为牙齿还债了。
一个中国人,最有可能患上的疾病是什么?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也不过是千分之二的发病率。
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过了90%,而就诊率不过10%。
中国人的口腔健康急需重建
对口腔的漠视,带来的最直观的后果是牙齿的缺失。
我们一向将牙齿的掉落视为自然规律,而不是疾病使然。实际上“老掉牙”的观念已经“老掉牙”了。
就平均水准而言,65-74岁的老年人平均缺失9.86颗牙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2.63%的人全口无牙,如果把年龄放大到80岁,近三分之一的老人嘴里没有一颗牙齿。
对于口腔健康的不重视甚至漠视,导致大部分人在中老年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牙周炎,导致牙齿松松垮垮,轻轻咬合都会引起剧痛,失去了咀嚼功能。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020计划——80岁的时候,还能保有20颗具有咀嚼功能、不松动的牙齿。才能保证正常的咀嚼功能和与之匹配的生活质量。
与“老掉牙”一样,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口腔健康,那就是——只有牙疼了,才需要去医院。
迄今为止,中国启动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最近的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腔健康的防线基本上是全面崩塌:
作为中年人代表的35~44岁组,龋病——我们通常称之为虫牙——的患病率高达88%,老年人代表的65~74岁组龋病的患病率是98%,与之对应的是低的可怜的就诊率——一成到两成不等。
口腔健康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牙周的健康率,中年人是14.1%,老年人14.5%;
而且这些患者去医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发现了龋齿,而是因为牙痛,还是“疼到不行了”的时候才去的医院。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推荐了4个易得、廉价的口腔健康习惯: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每年洗牙一次,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
然而,中国人能做到这几点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只有36.3%的中年人和22.1%的老年人履行了最简单的早晚刷牙的程序。
口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美貌度
很少有人会留意到,占据面部最大面积的,不是眼睛或者鼻子,而是口腔——将近三分之一。
多少人笑不露齿,只是因为自己有一嘴参差不齐的黄牙,而不敢露出来。
正因为此,瓷贴片与全瓷冠等口腔美容项目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
对自己牙齿颜色不满意的人,可以选择瓷贴片或者全瓷冠给自己的牙齿美白,甚至打造成超过自然白色的“明星白”。
大笑的时候,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变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