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胃口就好”,这恐怕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牙膏广告词了。
牙不好,吃饭不香不说,看一次牙医,几千块钱就出手了,这让一般的家庭怎么受得了?因此,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在家对自己牙齿的保护,牙线、漱口水一应俱全。
然而,当妈妈爸爸们越来越重视保护自己牙齿的同时,有没有对孩子的牙齿保护重视起来呢?显然没有!
可怕的是,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嘛,反正青春期后要把乳牙换掉长出恒牙,就算得了蛀牙、龋齿也不是大问题。我们小时候,哪个人没得虫牙过呢?
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蛀牙的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1.不爱吃饭,长不高
乳牙是儿童重要的咀嚼器官,蛀牙会降低牙齿的咀嚼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
2.从小影响面相
蛀牙产生后,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少,不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3.应该孩子说话
一方面,牙疼让孩子不爱说话,影响发音系统的发育;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因为蛀牙而自卑不爱张口,从而影响心理发育。
4.阻碍恒牙的发育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并且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如果乳牙因为蛀牙导致近远中径缩小或过早丧失,容易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异常、牙颌畸型等。
然而,面对这么多对孩子的危害,很多家长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还陷入一些看似固有的“误区”。
下面的4个误区,是妈妈爸爸一定要避免的:
误区1
孩子边喝奶边睡没关系
很多小孩习惯奶睡,含着乳头或者奶瓶睡觉,有时父母们也从来没想过要给宝宝漱口或者刷牙,殊不知,这对于宝贝的牙齿健康却是一大隐患!
因为我们睡着之后,唾液分泌会大量减少,造成口腔自净能力降低,睡前若没有彻底清洁口腔,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这也是造成蛀牙的主因。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宝贝睡前喝完奶,我们大人一定要对宝贝口腔进行清洁,不能让口腔内残余的乳汁过夜。
误区2
乳牙不重要
正如文章开头,有的家长说的,“反正总是要换牙齿的,乳牙烂了就烂了,以后还有恒牙”。
事实上,乳牙是负责为恒牙打根基的,乳牙不保护好,就不会有健康的恒牙!
想想吧,若是乳牙烂了,没有及时处理,上面都是细菌,等到换牙了,恒牙就要在这样脏乱的环境中生长,恒牙的发育比较慢,长时间的浸润在充满的细菌的环境中,也会开始蛀牙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乳牙有严重蛀牙而不得不拔除,本来的空间就被其他的牙齿占去,牙齿就长得不整齐了。带时候,再花上万块钱带孩子去做牙齿矫正,就不值得了。
误区3
让孩子从小自己动手刷牙
听很多宝妈向小编炫耀:我家宝宝2岁多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刷牙了。
只是宝妈们要注意:孩子可以自己练习刷牙,但因为宝贝年纪小,无法清洁干净,甚至刷牙的方式都是错误的。
所以,宝宝虽然刷牙了,仍有蛀牙的风险。作为家长,这样的重任不能由宝贝自己承担,一定要再帮她刷一次,正确的清洁牙齿,哪怕已经六七岁的孩子也不能放手。
刷完牙后要仔细检查,家长要加强清洁不容易刷干净的死角。10岁以后,孩子的手部灵巧度足够了,还可开始学习使用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