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牙菌斑与牙结石堆积,预防蛀牙、牙周病等。但有时候刷牙方式不对,不仅不会起到清洁作用,还可能给牙齿带来损害,甚至引发牙齿疾病!
1、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在刷牙时,往往都是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并没有将每个牙刷到、刷干净,因此刷牙时间也就非常短,通常都在几十秒到1分钟左右。其实,正确的刷牙方式是每颗牙都要刷到、并刷干净,每次刷牙要在2-3分钟左右。
2、刷牙过于用力:
有些人认为用力刷牙才能将牙齿清洁干净,但是这是错误的做法,反而还会因为太过用力而导致牙龈损伤、牙齿形成缺损。正确的做法是刷牙时用手拿起一个苹果的力道就可以了。
3、横向刷牙:
我国有大部分人都习惯于横向拉扯式的刷牙,其实这样不仅不会清洁干净牙齿,长此以往还会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楔状缺损。因而,大家应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现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巴氏刷牙法和竖刷法。
4、冷水漱口:
尤其是在冬天,自来水水温很低,冰冷的水会给牙齿的牙髓带来刺激,导致牙本质过敏,同时还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经研究发现,既不会给牙齿带来刺激,又能使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充分发挥的水温,是在37摄氏度左右。专家建议大家在刷牙时,水温接近自己的体温即可。
5、牙刷刷毛过硬、刷头过大:
有些人认为牙刷刷毛过硬可以有效清除牙齿上的牙菌斑和牙结石,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刷毛过硬会给牙龈造成伤害,引起牙龈出血、疼痛,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牙龈萎缩。此外,牙刷刷头过大也不利于牙齿死角的清洁,因此建议大家选择刷毛较软、刷头较小的牙刷。
刷牙方法错误,不仅达不到口腔清洁的目的,还会给牙齿、牙龈带来损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每天都刷牙,却还会出现牙齿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家一定要自行检测一下,看看自己的刷牙方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