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预防护理 > 疾病预防 >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一磨牙就驱虫真的好吗?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一磨牙就驱虫真的好吗?

2017-09-13 来源:康强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磨牙是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的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上、下颌牙齿产生磨动或紧咬,并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中断的现象,属于副功能运动。

  有这样一种说法:“夜里磨牙,肚里蛔虫爬”,当家里的孩子睡觉磨牙时,宝爸宝妈们就会买回各种“杀虫”药给宝宝吃,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

  什么是磨牙?

  磨牙是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的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上、下颌牙齿产生磨动或紧咬,并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中断的现象,属于副功能运动。

  磨牙症是一种咬合障碍,致使咀嚼器官的协调关系遭到了某种破坏,大脑便迫使机体以增加牙齿的磨动来去除这种障碍,磨牙行为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现象,可阶段性出现,也可连续发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夜磨型、紧咬型和混合型。

  夜磨型:即大家所说的夜磨牙,完全在人的无意识状态下发生,且牙齿之间无任何阻隔,因此对牙齿的破损最为严重。

  紧咬型:部分人白天注意力特别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

  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蛔虫感染能引起磨牙症?

  认可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人在夜晚熟睡时,蛔虫在肠道内的蠕动、或者是蛔虫排出的某些代谢废物,使神经受到了某种刺激,引发神经兴奋,导致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收缩,于是出现磨牙现象。

  这一说法看起来有一定道理,却没得到实验调查数据的支持。在2008年,巴西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磨牙的孩子得肠道寄生虫病的概率与无磨牙症的孩子并无显著差异,均在30%-40%之间。

  另一项来自伊朗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伊朗研究人员对100名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磨牙与不磨牙儿童的“总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22%:16%,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磨牙症是由蛔虫感染引起的说法还不能得到证实。

  磨牙就驱虫,不可取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证据能证明:磨牙一定与肠道寄生虫无关。但仅凭借磨牙症状就胡乱使用驱虫药物是绝对不可取的。就算蛔虫感染与磨牙症有关,可引起磨牙症的因素众多,一有磨牙症就吃蛔虫药也是大错特错。毕竟,是药三分毒,胡乱喂药反而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

  目前,针对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的检验手段已经很成熟、准确,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显然是更为稳妥的办法。

  引起磨牙症的原因

  1、心理因素:磨牙症是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的。当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时,这些情绪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刺激到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就有可能引起磨牙。

  我们往往用“咬牙切齿”来表达我们紧张或者愤怒的情绪,这其实也是磨牙中的一种——紧咬型。

  2、口腔因素:牙颌畸形、缺牙、牙齿缺损,或者是长期单侧咀嚼导致口腔变形等,可引起咬合障碍。所以在深睡眠时,机体就会增加潜意识的下颌运动,通过摩擦牙齿这个自纠性动作,来达到咬合平衡。

  3、肠胃因素:肠胃功能紊乱、肠胃受到不良刺激时,可能反馈给神经系统错误的信息,使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进而引发夜磨症。

  4、其他因素:睡眠姿势不正确、遗传因素、血压波动、缺钙等也有可能导致磨牙。

  磨牙的自我疗法

  1、减轻心理负担

  压力是磨牙症的主要诱因,解除精神紧张和情绪起伏大的毛病,能大大缓减磨牙症的病情。随时保持心情愉悦,有情绪用适当的方法发泄出来,用冥想或锻炼缓解压力;

  2、改变咬合习惯

  休息时保持双唇闭合,牙齿分离的状态。咀嚼的时候要让牙颌、咀嚼肌、颞下颌关节三者保持平衡,不要单侧咀嚼,以免造成牙床变形和大小脸;

  3、睡前少吃东西

  晚饭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睡眠中不宜给肠胃太多的刺激;

  4、睡觉尽量仰卧

  侧卧和俯卧会压迫口腔,使牙齿不能正常咬合,给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传导错误的刺激。仰卧才是能有效减少磨牙现象的正确睡姿;

  5、借助牙套改正

  如果你的上下牙床已经变形严重,咬合出现了较大问题,应该早日去医院进行牙齿的矫正。深度磨牙患者,也可以到正规医院去购买安全健康的磨牙垫,可以减少对牙齿的伤害。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