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临床观察发现,其实很少人拔完牙、走出牙科诊室之前能先弄清楚该注意哪些事项。事实上,患者若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护理常识,不但痛苦能相应缓解,创口往往也可愈合得更顺利。
拔完牙后急于清洁“牙洞”更易感染
温女士好不容易下决心,到医院把一颗已明显残缺、一进食就经常塞食物的智齿给拔了。可拔完牙后,她发现留下的“牙洞”比原来残牙的缺口大多了,进食更容易“藏污纳垢”。而且,由于“牙洞”很深,清洁起来更加麻烦。这还在其次,更让她难受的是,刚拔过牙,“牙洞”周围仍经常发痛,若清洁时太用劲,更是“雪上加霜”,影响正常进食。但不把“牙洞”里的东西清干净,温女士又觉得会留下隐患,甚至怕感染到伤口引起炎症。进退两难的她,无奈之下只能再次求助于医生。
一般拔完牙后,创口会逐渐被血凝块封住,这一血块本身就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如果太急于清洁“牙洞”,容易破坏血凝块,更不利于伤口的闭合,更容易引起感染。
拔牙24小时内唾液有血丝莫漱口
拔完牙后确实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如:
1.拔牙当天主要是注意止血,用来止血的棉球或纱布应轻咬30分钟以上,注意不要过分用力。一般拔完牙半个小时左右,创口内充满的血液约于15~30分钟即可形成血凝块而将创口封闭。
2.拔牙后24小时内唾液中有些血丝是可能出现的,这时不要漱口或不停地吐口水。24小时内要特别注意尽可能保留拔牙创口的血凝块,不要刷牙、漱口,特别注意避免大力漱口,水和食物不宜过热。患者保护好拔牙伤口的血凝块对伤口愈合是非常重要的。
3.刚拔牙的头几天吃些容易咀嚼的食物,不要刺激到伤口。
4.一般智齿拔除后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拔牙局部肿胀疼痛严重,应激反应大或有局部感染,甚至引起张口受限,应及时复诊,严格按照正规牙医的处方用药。口腔颌面部的炎症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不要随便自己买药服用。
“牙洞”长平大概需要三个月
在正规的医院拔完牙后患者其实不必太过担心。但对于伤口接下来如何愈合,一般很少人问,但如果心里有数的话,更有利于自我护理、缓解疼痛,使创口愈合得更顺利。一般来说,大约要经过7天左右创口的血块才会被肉芽组织所替代,半个月后伤口基本稳定,一个月左右上皮组织形成,此后,拔牙创骨组织才会逐渐形成。
如果拔完智齿留下一个特别深的“牙洞”,也不必当心伤口处的牙床以后长不齐。其实伤口是由内向外愈合的,拔牙留下的“洞”在三个月左右骨组织形成后才会基本长平。这时,令人担心的“牙洞”也会基本消失。而在“牙洞”长平的过程中,食物的残留是不会影响创口的愈合的,相反,拔牙后过分注重清洁“洞”内残留食物更不利于创口的愈合,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