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
唇腭裂患者的亲属中可发现类似的畸形,而已生育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再次怀孕而生育唇腭裂患儿的几率为5%;
营养因素
女性长期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良,或怀孕早期的呕吐、厌食等导致的营养缺乏,在动物实验中,用缺乏维生素A、E的食物喂养怀孕小白鼠时,出生的幼鼠常有唇腭裂发生;
感染和创伤
感染和损伤也是兔唇发生的诱因。如果妈妈在妊娠的初期不小心受到某一些损伤和伤害,尤其是损伤到子宫及其邻近部位,如不正当的不全人工流产或不科学的药物坠胎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从而诱发畸形,发生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另外,当母体受到病毒感染,患上风疹等病毒性感染疾病,也能影响胚胎的发育而成为诱发兔唇。
疾病与药物
高龄产妇中不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甲亢等全身疾病,这与胎儿唇腭裂密切相关。而胚胎早期用药亦可导致唇腭裂发生,包括激素类(黄体酮、避孕药等)、抗感冒、抗感染、抗过敏、抗癫痫、抗风湿、止孕吐、止痛等药物,跌打、清热、安胎、堕胎等中药,以及某些疫苗、抗蛇毒血清等;
内分泌因素
主要和母体内激素成分有关。妊娠早期的妇女因患病使用激素治疗后,出生的婴儿可能会有某种先天畸形的发生。此外,在兔唇患儿家族史的调查中,也有研究发现母亲如果在怀孕初期曾经经受过某种精神类创伤,正常情况下会发应激反应,从而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可能诱发先天性畸形;
其他
孕妇频繁接触放射线、微波等以及吸烟(包括吸“二手烟”)、酗酒、缺氧、高糖饮食、常饮浓茶浓咖啡等。
针对以上发病因素,微笑护士再次强调,妊娠的第2-3个月是预防唇腭裂发生的关键时期,应加强这一时期的保健措施。故备孕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全面体检,咨询相关专业的医生,对身心状况进行评估,任何不适均应遵医嘱,切勿自作主张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