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医师遇到影像问题
曾有一位大爷来到我的诊室,要求拆除其口内7颗金属牙冠。细问之下才知道患者因卒中须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诸多三甲医院均要求其拆除金属牙冠,否则不予检查。
此病例引起了我的深思:金属类修复体对MRI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金属类修复体?
诸多口腔医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往往很模糊,如某些金属修复体对MRI影响很大,某些金属修复体影响很小。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师长或者同事中间耳听口传而来,大多医师并没有科学、清醒、深刻的认识。
所以,回到开始的问题上:基于诸多科学研究,各类金属修复体对MRI影响到底多大?
MRI的原理
通过查阅文献,我了解到下面两点基础知识。
MRI成像原理是什么?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人体中遍布全身的氢原子在外加的强磁场内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用探测器检测并接受以电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转换,最后将人体各组织的形态形成图像,以作诊断。
金属为什么会影响MRI检查结果?
在磁学领域,金属材料可分为铁磁质、顺磁质、抗磁质3种。口腔科常用金属是包含多种成分的合金,其中铁、钴、镍等属于铁磁质,在磁场中容易被磁化,且磁化后使原磁场大大加强;锰、铝、铬、铂等属于顺磁质,在磁场中较易被磁化,磁化后使原磁场略加强;铜、铅、汞等属于抗磁质,不易被磁化,并且能减弱原磁场强度。
在MRI检查中,金属产生伪影的大小与金属材料的磁化率及磁场强度相关,磁化率越大、磁场强度越高,产生的伪影越大。伪影不仅使金属所在处局部解剖结构变形或消失,还会沿频率编码方向扩散到远处,严重影响被检查部位及邻近组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