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常识 > 口腔专题 > 口腔科医生如何避免医患纠纷?

口腔科医生如何避免医患纠纷?

2017-03-13 来源:史克牙医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要避免单方面交谈,使双方交谈变成“一言堂”,从而使病人产生反感或厌恶。应该多倾听,但在无关问题上打断。口腔医师适当地对患者非专业语音加以分析整理,转换成一定的口腔医学术语,反馈并记录,进行诊断。

  在中国当前如此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医生们如何通过技巧性的沟通尽可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了超越很多事情的第一要务。

  5月份的陈仲伟主任被患者残忍杀害的案件还余悸未消。此事件中由于患者有一定的精神疾病因素,对于很多医生来说可谓“防不胜防”。但更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消除一些危害。在中国当前如此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医生们如何通过技巧性的沟通尽可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了超越很多事情的第一要务。今天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腔诊疗医患沟通。

  重中之重:学会“挑选患者”进行沟通。

  这里的挑选并不是见到脾气不好的患者就消极沟通,而是懂得“因材施教”,对不一样教育背景(对应不同的科学素养、对医疗科普知识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不一样脾气、不一样职业习惯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沟通技巧。这样比千篇一律的“任劳任怨”有效得多。要知道,老黄牛不代表高效率,更不代表完全的理解。做出“无论如何我都是好脾气”的姿态进行沟通,远不如适当展示医生权威、态度温和、原则问题不退让的医生来得有效。

  接下来,有几步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第一印象最重要!

  和所有的沟通一样,医患沟通同样重视“第一印象”。一个温和、有精神、淡定的医生永远比看起来没底气、心情不好或者精神不佳的医生值得让人信任。保证较为安静的沟通氛围,要知道,喧闹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在病人评估医生的同时,医生也得以在简单的基本资料交换中得以熟悉对方。最好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在正常治疗位置就位。

  第二:接诊期,主要细心聆听,同时保证一定的效率。

  病人对病情的描述往往夹杂情绪,对某一具体症状感到不知如何叙述,此时医生应采取“启发式”言语进行启发和诱导。要避免单方面交谈,使双方交谈变成“一言堂”,从而使病人产生反感或厌恶。应该多倾听,但在无关问题上打断。口腔医师适当地对患者非专业语音加以分析整理,转换成一定的口腔医学术语,反馈并记录,进行诊断。

  第三:诊疗期,保证有效的贯穿始终的沟通。

  为了保证患者对医生最大程度的信服,可以巧用FABE法则,即有效沟通的几个方法。避免直接谈论价格等必要但与诊疗过程无直接关系的话题,转化为直接和医疗结果相关的支出让病人明白其必要性。避免让患者误解医生为利益既得者从而产生不信任感。FABE法则,即英文的首字母缩写:特点Feature、优点Advantage、利益Benefit、成功案例Evidence。可转化为:F:牙齿的特性、A:牙齿的优点、B牙齿的利益、好处;E:使用后的列证。利用病例照片或者模型分析给患者展示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倾听,保持畅通的反馈机制。

  第四:面对质疑和不满。

  沟通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使病人很难理解口腔医师的述说,一些价格也让患者望而生畏。一些必要产生的疼痛或不适也容易让患者误会。做好以下四点,对于预防质疑和不满是有必要的。

  ①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是对听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概括和重建的积极过程,判断病人的要求和解释是倾听的重要方法,倾听要求听者能从背景中分辨出真正的信息。

  ②情入:这是一种特殊的倾听方法,即倾听时能够对患者的感情变化做出反应。有—定的技巧:一方面,在不丧失自己特征和客观标准的条件下,从第三者的角度理解病人,另一方面,反馈这种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目的是要将不利于医疗的感情引发出来。

  ③建立关系:口腔医师和病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口腔医疗和修复的顺利进行。这种关系是相互间的坦诚感、信任感、可排除防卫心态。解除防卫意识才会有信息、情绪和个性的全面沟通。建立关系的方法包括谈论一些私事,避免使用技术性语言,利用一些幽默手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以有效的说服病人,适时果断的表达口腔医师权利也非常重要。

  ④说服:通过说服使对方改变态度或打动对方使其行动,被说服的一方能理解和欣赏,而不感到被利用。说服别人的原则包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减少阻力。在说服使对方改变态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自己留些余地。留余地的目的不是为了不负则任,而是为了相互多一些理解。

  用以上原则,面对质疑和不满,医生需要保持冷静和同理心,尽可能从患者角度出发理解,并回归医生角色进行解释。当然,在病人蛮不讲理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原则,保护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预期等)规避风险。医生医术仁心,但也是普通的血肉之躯,若因患者的无理受到伤害,于理于法都不容。一句话,沟通宜有效,不在多。一旦判断“不对劲”,则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