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爱喝可乐的你,听说过可乐牙吗?
摘要:国内各地的调查显示,酸蚀症相当的普及,国内12岁儿童患病率为22.14%~61.80%,65~67岁人群患病率为30.2%~87.6%。
【口腔科普】爱喝可乐的你,听说过可乐牙吗?
“可乐牙”实际上是青少年在长期摄入可乐等碳酸饮料后发生在牙齿上的一种疾病,应该叫“牙齿酸蚀症”。在碳酸饮料中以可乐、雪碧等最为普遍,所以医生们就直接称之为“可乐牙”。日常饮用的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果汁等,是牙齿酸蚀症重要危险因素
国内各地的调查显示,酸蚀症相当的普及,国内12岁儿童患病率为22.14%~61.80%,65~67岁人群患病率为30.2%~87.6%。
酸蚀症是什么?
中学化学有个很基础的实验,将稀盐酸滴在
碳酸钙上,会反应生成气体和溶液,固体形态的碳酸钙会变成钙离子溶解于水中。
牙齿表面的硬组织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Ca10(PO3)6(OH)2,在酸性的环境下也会发生类似的脱矿反应,导致牙体硬组织崩解,牙齿失去保护,刺激更容易影响牙神经,造成牙齿敏感;严重的缺损可能导致牙髓炎,牙折裂。
哪些饮料会导致酸蚀症?
我们先来了解两个概念:
pH值溶液的酸性通常由pH值表示,pH值越低代表酸性越强。实验表明,牙体表面硬组织的脱矿临界值为pH5.5,因此pH值低于5.5的食物都有酸蚀牙齿的风险。
钙磷含量酸性物质导致的脱矿也是一个可逆的反应,也就是说在硬组织中的钙和鳞溶解的同时,环境中的钙离子和磷离子也会重新沉积回牙齿表面,这个反应成为再矿化。通常来说,溶液中的钙离子磷离子含量越多,牙齿表面的再矿化反应就越强,就越不容易被酸蚀。
以下是几种常见饮料的实验室数据:
由上表可见,酸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可乐>橙汁>饮用水>牛奶,其中可乐和橙汁的pH值均低于酸蚀临界值5.5,同时钙磷含量也低,对牙齿有酸蚀的影响,可以称之为“酸性饮料”。
市面上的酸性饮料琳琅满目,这类酸蚀性强的饮料除了给口内的细菌提供糖分之外,其本身也能导致牙齿脱矿。
临床上常见青少年因多饮可乐造成的多个牙齿表面变色、缺损,因此这类酸蚀症也有个昵称,叫“可乐牙”。
同时我们也发现,牛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脱颖而出。牛奶不仅酸性小,还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既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又可以补充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
发育的需要的矿物质。
如何治疗酸蚀症?
如果患上酸蚀症,可通过涂脱敏剂使牙齿不再敏感,以达到治疗目的;但如果受损严重就需要
补牙;已出现
牙髓病变者要进行根管治疗;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者可能还得拔牙后进行
义齿的修复。
如何预防酸蚀症?
1.减少牙齿和酸性饮料的接触尽量饮用白开水少喝酸性饮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实在是想喝怎么办呢?这就要感谢吸管这个发明了,使用吸管喝饮料,饮料可以越过牙齿到达口腔,这也算满足了“牙齿不和酸性饮料接触”这个指标嘛。
2.促进牙齿表面的再矿化饮用矿物质丰富的矿泉水、牛奶,液体中的钙和磷能重新沉积到牙齿表面,抵抗酸蚀作用。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也是一个好方法,唾液不仅能促进再矿化,还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3.饮用酸性饮料后应立即用清水漱口,避免立即刷牙在吃过酸性食物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可稀释饮料的酸度、清除酸在口腔中的残留;且应避免立即刷牙,以免引起牙齿表面受酸软化后,过度被磨耗。
4.涂氟可以让口腔医生在牙齿表面涂一层氟,被氟处理过的牙齿有更强的抵抗酸蚀的能力。日常刷牙使用含氟牙膏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