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预防护理 > 牙齿清理 > 洗牙要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五类人不适合洗牙

洗牙要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五类人不适合洗牙

2015-06-0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许多人都会举出这样一些例子:某某老人,90多岁了,一辈子没刷过牙,也没洗过牙,照样活得好好的;某某老人,早就没牙了,身体一直很好,今年都快百岁了。有的人还认为,人老了牙不掉不吉利。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好,完全可以陪伴终身。

  过去大部分患者都是得了牙病后才来医院就诊,很少想过洗牙,也没有这样的观念。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保健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洗牙”这一名词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但仍有一部分人由于对洗牙目的不太解,加上受某些经验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

  洗牙的两大误区介绍

  误区1: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大,牙体受到损伤,引起牙齿过敏。

  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是对洗牙的原理和目的不了解。目前,医院及正规牙科诊所进行的洗牙,是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去掉牙齿表面的结石及钙化的污物,避免其进一步刺激牙龈,出现出血、怕酸、怕甜、怕热、怕冷等症状,进而导致牙龈发炎。这种清洗对牙齿是没有磨损和伤害的。其次,洗牙后牙齿过敏、牙缝增大,感觉不太舒服,是由于多年来没有洗牙的习惯,牙结石附着在牙体上时间过长,坚硬度高,一下子去掉后,反而不太适应。再加上长期不洗牙,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平时有结石覆盖,洗掉后出现会出现一定的过敏症状。牙结石如不及时清除,会大大提高口腔疾病的发生率。至于牙缝问题,这是本来就有的,只不过长时间没有清洗,让结石给堵塞了。

  误区2:洗牙花钱费时又难受,没有必要。

  许多人都会举出这样一些例子:某某老人,90多岁了,一辈子没刷过牙,也没洗过牙,照样活得好好的;某某老人,早就没牙了,身体一直很好,今年都快百岁了。有的人还认为,人老了牙不掉不吉利。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好,完全可以陪伴终身。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老人的定义中有一条就是:“健康老人应该有20颗以上自己的牙齿。”

  一般情况下,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即可,对于吸烟者,最好3个月左右洗一次。定期洗牙,不仅清洁了牙齿,医生还可同时为洗牙者做一次牙齿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第一次洗牙,因为牙垢较多,可能会有些难受,但只要坚持下来,并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下次洗牙就好多了。

  通过清洗,不但牙齿会变得更加清洁,口腔内的异味(一般是由于牙部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引起的)也会消除。这不仅能实现“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吗吗香”,更会使自信心得到提高,对于成功的社会交往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下五类人不适合洗牙:

  1、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避免肿瘤局部扩散及远处扩散扩散。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这些患者血凝机制不好,容易洗牙后出血较多。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洗牙后由于容易导致口腔局部的感染。

  3、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由于超声波的刺激及洗牙时的不适,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如果心脏安装了人工起搏器的更不适合超声波洁牙。对于这类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及感染。

  4、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洗牙是对于病情应明确的告知医生,医生应该做好相关方面的防护,并且对于使用的器械严格消毒或者丢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5、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局部加重或者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实习编辑:徐润兰)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