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一位6年强迫患者走出强迫症的经历

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强迫症患者,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离开望不到头的黑暗,离开那遥遥无期的痛苦,开始阳光普照的生活,开始回到原本的你,回到原本平静美好的你。

真实经历:焦虑症躯体化障碍

因为年休假只有15天,再痛苦也只有继续坚持上班,房贷,儿子的学费,水电气费,等等好多的费用就靠我和老婆一共才四千多元的工资维持,如果我再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庭压力不是更大吗?

最新发布
    2016-10-12

    白领:别让焦虑症打垮你

    我们身边有人经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人际关系障碍、睡眠障碍以及其他不良心态;如果这些常见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调节,将会带来严重躯体的症状和疾病。

    标签: 白领 焦虑症 抑郁 
    2016-10-11

    好心办了坏事 买套大房子竟然引起老人抑郁症

    一位退休女教师,最近就怕回家,一到家里就发愁,感到空虚、寂寞、难熬,情绪越来越坏,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昨天,其子女和老伴陪她来到市德安医院,精神科专家许律西主任道出的原因让其家人大吃一惊:原来,子女出于孝心为老人购买的大房子,竟是引起老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

    标签: 老人 抑郁症 空虚 
    2016-10-11

    性格孤僻和自我封闭是病态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82号院内,一名33岁的男子因“爱犬”被车轧死一时想不开,竟从自家6楼纵身跳下,不治身亡。据了解,男青年从小性格就孤僻,自我封闭心理严重,不愿意和人接触。5年前,家人为他买了一条小狗,此后,这条狗就成了他惟一的朋友。

    2016-10-11

    抑郁症患者大多“投错医”

    生病了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上医院,看病当然要找最对口的科室。这是看病的两个基本常识,而对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想做到这两项却不容易。近日,一项针对千名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亲友、非精神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医绊脚石”。

    2016-10-11

    老人患失眠 莫忘抑郁症

    一次扭腰后,张大爷卧床半月余。其间,逐渐出现入睡困难。儿女们买来种种养心、安神、健脑等补品,服后无济于事,入眠时间反而更长。

    标签: 老人 失眠 抑郁症 
    2016-10-11

    专家为解除抑郁支招

    和自己认为非常信赖的朋友或医生,在坦诚、融洽的气氛中一起寻找抑郁的原因;强制自己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旅行、观光、游览、去父母或朋友家小住,分散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境

    标签: 专家 抑郁 坦诚 
    2016-10-11

    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抑郁症患者眼中,整个世界就像是蒙上了一层黑纱,灰暗而压抑。一个幽灵,抑郁症的幽灵,在我们的身边游荡。很少有人习惯于将这种心理疾患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2016-10-11

    早醒:原是内源性抑郁作怪

    早醒:原是内源性抑郁作怪 上海某IT公司的小王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他想通过早点睡觉来补偿体力的透支,想不到提前睡觉不仅睡不着,而且每天凌晨2~3点钟就早早地醒来,以后再也难以入睡。睡不着……

    标签: 早醒 内源性 抑郁 
    2016-09-30

    把握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时间

    今天是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昨天,本报记者走进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尝试敲开自闭症孩子们那扇未曾轻易打开的“心门”

    标签: 自闭 常识 时间 
    2016-09-30

    儿童自闭症应尽早治疗

    今年4月2日是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其实,大多数自闭症患儿常出现明显的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因而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他呼吁,孩子两三岁仍不开口说话,家长应考虑是否有自闭症的可能,同时要重视对自闭儿的训练,越早开始越好。

    标签: 自闭 常识 治疗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