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之前,胡歌在《朗读者》中朗诵了一段《哈姆雷特》中的独白,他说,要把这段独白献给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
在幕后一段和董卿的对话中,胡歌坦然地谈起了12年前的那场车祸。董卿问他:2006年8月29号发生的那件事情,你还愿意去回忆吗?
胡歌坦白,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去想。
一个演员,因为一部戏刚刚爆红一年的时候发生重大车祸,脖子和右眼,一共缝合了一百多针。那时候,很多人都说他敬业、勇敢,刚恢复就投入了剧组。
可是,因为右脸的疤痕,他只能通过镜头角度和刘海遮挡这个“缺陷”,他甚至想过,拍完这部就再也不拍戏了。
人的一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作为一个从“大难”中走出来的人,胡歌这些年一直在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使命:我能够留下来,应该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或许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
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胡歌再说起这段几乎改变了他人生的过去,不说轻松,至少是有一份释然:现在它已经过去了,也成为了我成长中的一段经历。
人生是由无序到有序,由缺憾到圆满
2006年,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胡歌突然爆红,他还没准备好迎接粉丝,面对名气和掌声,他措手不及。这场车祸后,胡歌暂停了接近一年的工作,“终于可以休息了”。
所以,这段经历,在胡歌身上也刻下了之后沉淀和内敛的痕迹。
去年,他还去美国进行了深造,在演员这条路上,他从来没有限制过自己,所以这几年来,他凭《伪装者》《琅琊榜》这些作品,收获了人气,也收获了口碑。
不得不说,和以前稚嫩的大男孩相比,他现在的成熟和稳重,判若两人。
那次重大的创伤,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寻找自我的门。
人生就是这样,由无序到有序,由混沌到觉知,由缺憾到圆满,由外在的分裂到内在的整合。
有觉知的人,并非要经历重大创伤后,才能开始整理生命秩序。而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觉知,更别说追寻更高的生命意义。
曼陀罗知道答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启自己的觉知能力,去觉知自己当下的状态,去看清将要踏向的未来?
我们活在自我塑造的幻境中,如同万象纷呈的曼陀罗,我们习惯性的依赖外在的参照点,以此确定生活和生命的坐标。
在自我的坐标中,投射出更多的参照点,使这场幻境变得愈加真实。所以: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安吗?
你是依赖别人而活得满足吗?
你真的了解过真实的自我吗?
生命原本完整,我们内在的期待与恐惧,过度的拒绝与占有,使本来完整的生命趋向分裂。
无论我们选择逃避还是对抗,都只是加速分裂的两个方向而已,从而离生命的圆心渐行渐远。
与其被动地承受痛苦,不如主动地面对。
曼陀罗的禅修,就是如实地认识你自己,如实地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