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我正在吃午饭,突然收到了一个朋友发来的微信,说她刚刚分手了。由于七夕又恰好是她和男朋友恋爱一周年纪念日的原因,他们便双双请了假,打算去好好过个节日。朋友提议去吃那家馋嘴了很久的日料,男朋友不太愿意说日料不实惠还贵,要不换一家,姑娘不同意,执意要去,男朋友拗不过就去了。坐下之后姑娘点的单,男朋友什么都没吭,吃完结账的时候男朋友看着账单上的198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姑娘知道男朋友平时比较节俭,就没放心上。
出了日料店朋友说去看个电影吧,男朋友说不看了,没什么好看的。朋友觉得也是,最近确实没有什么好片子,于是又提议去逛商场,两个小时下来,朋友买了两件衣服花了800多,又给男朋友买了一件衬衣300多,这些全部都是她自己买单,然后朋友嘀咕了一句说男朋友都不给她准备礼物。
原本以为男朋友会略表歉意,然后立刻去买一个,结果男朋友却说,纪念日一起随便吃个饭不就行了,非要吃日料,又贵又吃不饱,还非得要礼物,这些所谓的七夕啊什么的都是一些商场故意炒起来的卖点,根本就没啥意义,然后说觉得她太铺张浪费了,本来以为她会改的,结果都一年了一点都没变。
朋友就恼了:我给你买衣服结果还要被你吐槽,再说我花我自己钱怎么了,你作为一个男人,自己不想办法挣钱,反而要求我降低生活标准来迁就你。两人就这么一来二去,最后愤然分手。
最后朋友跟我说:以前觉得他经济条件不太好没关系,只要对我好就行,现在看来,消费观念不同的人根本就不能在一起,我觉得一件衣服三五百是正常,他觉得是天价。我觉得生活需要仪式感偶尔过个节是情调,他却认为我是虚荣败家。这一年恋爱谈的真是毫无价值,打包给你当个素材写篇文,也算是废物利用一下吧。
其实到最后朋友是说到点子上去了,俩人的问题就是出在各自不同的消费观上。朋友家境不错,从小到大没因为钱吃过什么苦,但朋友也绝不是铺张浪费之人,吃喝拉撒用从不挑剔,几千的也好几十的也罢都不嫌弃。我们都一致觉得她很亲民的一个人,结果在男朋友那却是差评满满。
偶尔吃了一顿日料就被说成是奢侈,两件衣服花了800就成了铺张浪费,在男生眼里,也许女生说:过什么节,自己在家做点就好了,别那么浪费;要什么礼物,一个礼物的钱都够吃一个月早餐了,没那个必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觉得姑娘贤良淑德吧。
我想起来之前看一个公号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半年前,女生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爆棚的工作压力让她每天闷闷不乐。男友力挺她辞职:“我养你!”
辞职后,女生得到了男友的工资卡。一次逛街回家,她买了2000多元的护肤品,解释说自己历来用的这些牌子,这钱没法节省。后来,每次买了鞋包、化妆品,男友都要质问一遍。
前几天,女生一个人喊了一整份酸菜鱼外卖到家,当晚,男友对着100元出头的外卖单直呼:“太奢侈了,真的养不起了!”男友表示,女友的高消费能力让他刮目相看,以他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根本难以支撑。
2000块的换装品贵吗?贵,某宝上200多的其实也能用;100块的酸菜鱼贵吗?相比菜市场3块一包的酸菜和10几块钱一斤的鱼,也蛮贵的;5000块钱能不能养你?好像也能,一日三餐,人均不超过10块。这样算下来貌似5000块还有结余能存起来买房。
只是这样的日子,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过。我不反对节俭过生活,也不抵触追求精致与情调。有人就是觉得七夕的玫瑰华而不实,不如超市里绿油油的西蓝花实在;也有人就是愿意攒钱去买限量款的包包;有人喜欢花钱买书看,有人却觉得网上下载一个免费电子版更好;这些毫无冲突,也丝毫没有问题。只是如果你非要让一个喜欢玫瑰的人天天抱着西蓝花,非要让一个背限量款的人去拿50块的打折促销款,非要把原本不相容的两个消费理念拧到一起,那就要出问题了。
消费观不同的人在一起这是太折磨人了,你跟他讲生活情调,他跟你说勤俭是美德。你跟他说不要亏待自己的胃,他说能吃饱就行;这样的恋爱太累了,也太闹心了,每天为了那十几二十块钱吵嘴,却不愿意想办法去把那十几二十几块钱挣回来,久而久之,最后的结果也无非就是,要么吵累了最后一拍两散,要么最终被拖进柴米油盐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找一个消费观一致的人是多么重要;你说橱窗里的蛋糕看起来真不错,他说快去买不然就过期了;你看中一捧鲜花,他说摆在客厅看起来就很舒心。消费观一致才能生活和谐,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生活水准低就要求对方也必须降低标准,就像自卑的老金不允许罗子君穿着漂亮的大衣和高跟鞋跟他一起去见朋友;
有些人没钱靠省,钱多钱少都不让花,有些人没钱靠挣,钱多就多花点,钱少就一起努力挣;5000块能过日子,500百块也能过,关键在于500块的时候你能想着努力给她5000的生活,而不是把她拽着永远停留在500块的标准里。
所以,让爱省钱跟爱省钱的在一起,让爱挣钱的和爱挣钱的在一起,消费一致,观念一致,都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