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父母是因为什么而爱孩子

父母是因为什么而爱孩子

2018-06-15 来源:爱家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妈妈说:孩子在3岁以内很乖,过了3岁开始就让父母头疼;甚至有些妈妈说,孩子10个月内都很好,过了10个月,却总是会惹自己发火。她们这样说的同时又很自责,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内在价值不高,会在无意识中用孩子来提高自我价值。一句话,就能够反映出很多父母的心理想法。

当身边的人对某位妈妈说:“你的孩子长得真好,很像你哦!”这句话究竟是在夸奖孩子,还是夸奖大人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只是结果就不是那样有趣了。

假如这位妈妈对这样的夸奖并不是很在意,那是孩子的幸福。而假如这位妈妈自己内心中太缺乏肯定,太需要被别人认同了,就会因为这个夸奖而自我感觉良好,那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开始成为满足妈妈虚荣心理的工具。所以,会不会把孩子当作满足自恋心理的工具,取决于妈妈的内心。

一个成年人对别人夸奖感觉良好,本来很正常,但把自己的价值与外在评价联系起来了,则是自我功能缺失的表现。

也可以说,这样的成年人没有自我,哪怕他/她已经50岁了。一个缺乏自我或自我不稳定的妈妈,绝对不可能养育出一个有自我、独立并自由的孩子。

在教育行业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广告商利用这句话鞭策妈妈们掏腰包为孩子买课程,买学习用品,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

我们得承认,这些商人是很懂得心理学的,尤其琢磨透了那些内在价值感不高的妈妈们的心理。

她们一看到别的孩子3岁会背诵唐诗、说英语,而自己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孩子威逼利诱,希望让孩子为自己挣面子。

然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光环“我是完美的妈妈”,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不管孩子是否为此失去了童年应该有的欢乐时光。在这样的时候,妈妈们赔进去的是金钱、时间和精力,是孩子原本可以无忧欢笑的童年时光。有些父母还会利用孩子对自己的爱,剥夺孩子的利益。

很多妈妈说:孩子在3岁以内很乖,过了3岁开始就让父母头疼;甚至有些妈妈说,孩子10个月内都很好,过了10个月,却总是会惹自己发火。她们这样说的同时又很自责,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不知这些妈妈可曾意识到,当她们抱怨孩子变“坏”时,孩子并没有变“坏”,只不过是不再顺从她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而已。

孩子的这些“反叛行为”之所以让她们恼火,就是因为她们在无意识中把孩子当成工具,希望这个工具能满足自己想当“完美妈妈”的愿望。

一旦这个工具不能满足她们的这个愿望,就觉得自己做错了,由于害怕犯错,所以通过指责和训斥孩子,把错误栽到孩子头上,自己继续在内心中充当“完美妈妈”。

我曾经看到一个孩子因为故意打碎碗而被妈妈打了,孩子哀求: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与其说这样的妈妈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已。

而妈妈愤怒是因为发现孩子不在自己的控制中,不按照自己的期待表现,失控感让她感觉很无力,因此要用武力再一次把控制权拿回来。这样做会给那个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如果经常遭遇这样的对待,他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愤怒的讨好型的孩子。

尊重孩子这一个体,当然,尽管现在这个个体还很弱。他需要你的保护、支持、陪伴,然后慢慢长大,他总是会长大的,很多人会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甚至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