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恐惧焦虑 > 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症或抑郁症!

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症或抑郁症!

2018-05-13 来源: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身体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上精神疾病,最常见的如,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轻度的影响自身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张国荣、乔任梁就是其中的例子。

人们经常谈起这些疾病,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们,那么这些疾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三者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失眠、焦虑与抑郁的症状和危害

失眠

症状表现:入睡困难、处于浅睡眠、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危害: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身体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焦虑

症状表现:惊恐不安、胸闷、窒息、心慌心悸、肌肉紧张和疼痛、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

危害: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心烦不眠、睡眠障碍,多梦易惊、口苦目眩、胸满痞塞、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

症状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

危害:睡眠差、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胡思乱想,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失眠、焦虑与抑郁的联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问题,而我国大约5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但就诊率只有13%左右,且近年来,还呈上升趋势。

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甚至自杀李永超主任表示,80%~90%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都存在失眠问题。如果一个患者有轻、中、重度失眠,可以判断这个患者最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7、2.6和5.0倍。

在生活中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往往会失眠,但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失眠就要引起重视了。正常人群里,大概有1/4的人有睡眠问题,而在有睡眠问题的人中,大约40%的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可能很多人很难将失眠与焦虑症或抑郁症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失眠也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先兆,长期失眠很可能发展成焦虑症或抑郁症,同样,这两者也会加重失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症状都有失眠的现象,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有些差异,焦虑症患者一般难入睡和易醒,抑郁症患者则是比较早醒。从心理角度出发,前者是对无明确客观事物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而后者则是对任何事物丧失兴趣,心中充满孤单、无助和绝望。

综上所述,失眠、焦虑和抑郁症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有区别,而缓解失眠症状能够有效防止其演变成焦虑症或抑郁症。

真的失眠,要引起重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失眠常缺乏正确的认识,觉得失眠是小问题不需要治疗,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偶尔失眠可通过自行调节,但如果是长期反复失眠,问题就严重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出现真的失眠或长期失眠的患者,一方面不应过于紧张,以免加重失眠症状,但另一方面,对于失眠也不宜置之不理,特别是对于出现失眠症状超过两个月的患者,甚至是伴随着各种器官不舒服,一定要到专科医院找医生诊治,找出导致失眠的根源及对症施治。

真的失眠,要慎选安眠药物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因此患者要慎选安眠类药物。

选择安眠药首要原则是对症,抓住病因对症治疗。其次是要选择副作用小、没有成瘾性的药物。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对症治疗。中药虽见效慢,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改善睡眠,但中药副作用小,基本没有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可以使失眠患者减少甚至摆脱每天服用安眠药所带来的困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通过心理咨询,疏导情绪,饮食调节等治疗方式,缓解患者失眠症状,让患者早日脱离失眠困扰,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