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节后综合症怎么破?
摘要: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快,社会所给予的要求更高,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更大,每个人活着都并不轻松。而节日的长假,正好给了人们一个机会暂时忘掉烦忧,逃避工作的追踪。
“好累,想睡觉,没精神工作。”
-“今天又迟到了,早上起不来,摔。”
-“天啊,真的不想起来,又得回到每天早起赶车的生活中。”
-“不知道该干什么,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无从下手,拼命找人陪我说话打发时间。”
怎么样,这些对话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对话中的状态都是属于“节后综合症”的表现,而节后综合症在长假过后是很普及的,心理素质再高的人也有可能患上,只是情节轻缓而已。
节后综合症,顾名思义,就是在经历各种节日长假后,人们重新投入工作,一时适应不了而引发的种种精神症状,普及律极高,一般来说轻微者经过二至三天适应期就可调节如初,但性格内向悲观者,却可能连带引发短期忧郁症。
节后综合症的症状
轻微症状
情节轻微者,一般只是感到疲倦、集中不了精神。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极不愿意接触高压工作,会下意识地找人聊天或找些感兴趣的事情做以逃避工作的烦琐;
但2~3天后发现自己的工作最终还是得自己做,于是会慢慢自我调整,从而重新投入工作。
严重症状
情节严重者,除了感到疲倦、集中不了精神投入工作外,还感到悲观伤感,情绪变得很敏感,觉得世界变得灰暗,什么事都不顺利,想逃避但又无能为力,于是从心底里感到无助消极。
男性则多表现为烦躁脾气大,难以接触相处。
一般此类人须一周以上时间才可将情绪恢复到正常情况,但如果本身就患有忧郁症或是遇上阴天天气,有时则须药物控制。
过个节怎么反应这么大?
节后综合症很正常
从心理学角度看,节后综合症属于正常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惯性反应。具体原因可归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生理反应:
生物钟调节需要过程:
人体本身具有自然调节的生物钟,经历了一周的休闲生活,每天晚睡晚起,而且吃喝玩乐,全身心放松,突然之间所有生活都须恢复到上班期间早睡早起的作息,而且事事必须有安排有计划,在一下子之间,人的作息生物钟须慢慢适应调节,一周的轻松生活养成的惰性也要慢慢才能去掉,这就是调节所需要的过程,而在调节过程中,所有的种种症状,如非特别严重,当属正常表现。
心理反应:
心理需要缓冲期: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快,社会所给予的要求更高,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更大,每个人活着都并不轻松。而节日的长假,正好给了人们一个机会暂时忘掉烦忧,逃避工作的追踪。
从心理学上看,在人的潜意识里,对高压和紧张都是有抗拒和逃避心态的,但生活在很多时候,都由不得我们有太多的选择。长假则是一个机会,一个心理的缓冲期,但是在长假之后,人的潜意识还是希望能继续逃避现实,所以重新调节好承受力,把自己逼回工作和现实中,都是需要时间的。
温馨叮咛
节后综合症只是暂时的,工作还得努力,生活也须继续,慢慢的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复正常。只是在面对节后综合症的时候,不妨对自己呵护点,不必自我要求太高,放松点,情绪就会自然调节回来。节后综合症,属于正常现象,以坦然积极的心态面对,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所有的一切,都将迎刃而解,期待我们的,将是全新的一年,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