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孩子的厌学后果,家长须知

孩子的厌学后果,家长须知

2017-12-04 来源: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行为与学习障碍并存,约有1/3的厌学儿童存在问题行为,甚至有进一步导致犯罪行为的可能。因此,儿童的厌学往往与其反社会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厌学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厌学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学生因厌学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和人民。有厌学心理的青少年表现为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情绪情感上消极悲观、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而这些都将影响到儿童的整体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厌学心理的不良影响

  1、问题行为多

  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行为与学习障碍并存,约有1/3的厌学儿童存在问题行为,甚至有进一步导致犯罪行为的可能。因此,儿童的厌学往往与其反社会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2、存在情绪障碍

  大量研究表明,厌学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障碍如学习和考试焦虑睡眠障碍、对自身能力过分担心等。曾有报道说有35%的厌学儿童有抑郁心理,并对学校存在不满情绪。因此,由厌学引起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社交能力低

  社交能力包括社交意识、伙伴关系、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等问题。研究表明,厌学儿童对社交能力和社交重要性的意识较低,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差。

  厌学心理是指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学习活动单调、枯燥、乏味、没劲对听课、做作业、复习考试等感到厌倦,并将学习看成是一种生活的沉重负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导致辍学。

  厌学心理的产生过程

  虽然,厌学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地存在,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厌学并非从来就有。儿童来到世界以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探知未来世界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很好的诠释。儿童在幼儿园中几乎不存在厌学问题,到小学一二年级也很少有学生的厌学问题,只是到了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才逐渐增多。

  而且即使是厌学的儿童,他们也并非对学校的所有生活都厌倦和厌恶,有的厌学儿童,对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或技术性课程、工艺性课程很感兴趣,甚至有某些专长,他们在文化课的课堂里,常常注意力分散,频频出现离位行为,可是对某些活动却表现得十分投入,注意力稳定而集中。可见,学生厌学是学生走进学校生活以后而逐渐形成的。那么,厌学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如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水平很低,缺乏自信等。厌学心理是逐步形成的,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焦虑阶段、怀疑阶段、恐惧阶段和自卑阶段。

  (一)焦虑阶段

  焦虑阶段是指学生由于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而产生冷淡和焦虑意识。这里预定目标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的终极目标,比如考试的成绩上,还体现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中,比如希望自己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做作业时,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完成等。

  当这些目标没有能够实现(如果把这些目标理解为人的一种学习需要,那么,人没有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就是人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焦虑的意识,产生不安的情绪。但这时学生对学习仍有信心。

  而且适度的焦虑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压力,而适度的压力又会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对学习还是有好处的,能促使学生努力去改变这种状态,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但焦虑程度过重,或不断地、频繁地产生焦虑,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怀疑阶段。

  (二)怀疑阶段

  学生对学习的怀疑阶段是指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对自己或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常常不能实现,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似乎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子”。但这一阶段,学生对学习仍未完全丧失信心。

  怀疑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在学习上遭遇多次失败和挫折,而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一方面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问题,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如不满、冷淡和敌视等不良心理。这时,如果有学习成功的机会出现时,学生的学习信心、自信心又会增加。

  但如果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却仍然不断地失败,则学生的学习心理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恐惧阶段。

  (三)恐惧阶段

  学生对学习的恐惧阶段,是指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明显的障碍,真的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问题,从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上课听不懂、对学习毫无兴趣、一听到学习就头痛等。在恐惧阶段,学生的内心上会伴随着想逃避学习的心理发生。

  当学生内心产生恐惧,而又无法逃避学习时,学生的心理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即自卑阶段。

  (四)自卑阶段

  学生对学习上的自卑阶段,是指学生把学习上的失败,全部归结于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以至于彻底失去了学习信心。常言道,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学生彻底失去了学习信心,就等于是学习上“心死”了。

  学生一旦产生这种学习上的“心死”的自卑心理,则不但学习学不好,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使其整个学校生活笼罩在自卑的心理阴影之中。

  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学生产生厌学,始于不能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伴随着学习上的不断挫折和失败。而这种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及智力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不是反映在知识的或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而是学生心理状态发展上出现了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最终导致学生放弃了学习的努力。而这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原因则主要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教育环境造成的。

  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