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追根溯源对付习惯性烦躁

追根溯源对付习惯性烦躁

2017-08-28 来源:怡神睡眠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其实,这种习惯性的烦躁焦虑往往来源于对工作生活中的深层次、长期的焦虑,以至于在平时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所以,对于习惯性烦躁,关键是要找出“病症”的根源才行。
  “烦着呢”、“别惹我”……似乎烦躁已经成了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有人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作“习惯性烦躁”。

  烦躁本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偶尔出现没太大关系。可是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把这种烦躁常态化。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做事时间一长,就会心浮气躁,坐立不安。遇到一点小事,也会大发脾气。烦躁情绪这不仅反应影响个人健康问题的情绪,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其实,这种习惯性的烦躁焦虑往往来源于对工作生活中的深层次、长期的焦虑,以至于在平时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所以,对于习惯性烦躁,关键是要找出“病症”的根源才行。

  如果是因为工作生活上的事而烦躁,比如工作任务太多,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需要和领导、同事多沟通、请教;如果是或者是家务活太重,身体无法承受,可以把自己的难处告诉家人,请他一起帮忙。他人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自己少一份烦躁和不满。

  如果是因为别人或外部原因而烦躁,比如自己做的事情没得到他人肯定,此时最好先把自己暂时隔离出来,克制冲动,然后让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如此“冷却”自我,可以有效避免事态扩大,造成更严重的烦躁。

  如果是“个人”原因导致,比如家庭问题,使得自己心烦意乱。此时要多从自我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方,必要时向对方道歉。同时,还要及时提醒自己,工作和生活是两回事,不要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工作中,避免坏情绪的蔓延。可以的话,把自己的苦闷向朋友倾诉,听听他们的建议。

  其实,烦躁是内心不舒适的情绪与行为的外在表达,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人们出现烦躁情绪,更多与个体心理活动有关。烦躁与焦虑、抑郁等词汇一样,尽管不是疾病的代名词,然而当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具有所谓的习惯性,持续性就可能是一种疾病状态,要引起重视或寻求心理帮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