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精神治疗 > 教你如何跟拖延症说拜拜

教你如何跟拖延症说拜拜

2017-08-16 来源:心理精神疾病专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拖延症,本质上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表现。然而,越逃避,越会感受到被它支配的恐惧、自责、负罪感,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它就像一个环绕身侧、挥之不去的负能量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拖延症其实很常见。常见到什么程度呢?一项关于拖延症的讨论,有700多万人参与,超9成人投票给了“我有,而且很严重”这一项。就是说,10个人当中可能有9个拖延者。拖延症成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

  拖延症,本质上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表现。然而,越逃避,越会感受到被它支配的恐惧、自责、负罪感,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它就像一个环绕身侧、挥之不去的负能量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拖延症形成的原因

  拖延症通过拖延这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拖延症的原因很多。

  外界的诱惑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受到影响。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电视、报纸、音乐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成功达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一般而言,个体对自我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低估自己对任务的胜任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会频频体验到焦虑和无助,进而一再地推迟任务开始的时间。

  对压力的逃避

  可以说,拖延总是伴随着压力而生的。压力会在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当我们自觉无法应对压力时尤其如此。处理这些负性情绪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放松后回头一看,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些,压力更大了,只好继续放松,继续拖延。

  瞻前顾后

  那些追求完美、畏惧失败和依赖别人评价活着的人在完成任务时更容易拖延,他们总是设想做好极度充分的准备再完成任务,往往却总是浪费大量时间。同样,对任务的抵制心理和抗拒被命令的心理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内部驱动力的丧失使完成任务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情,而超前超额高质量完成任务更是成为幻想。

  对未来的错估

  拖延症患者经常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该把工作放到现在还是留给未来。他们怎么看待未来,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心情不好,今天我太多琐事,明天我一定可以高效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对未来的系统性看法并不是拖延症患者才有,我们普通人也有,只是拖延症患者会更严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