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精神治疗 > 知道这7个感统问题,让宝宝从此远离感统失调!

知道这7个感统问题,让宝宝从此远离感统失调!

2017-07-19 来源:星儿家长有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通过人体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觉、前庭觉、本体感),将接受到的感觉信息通过脊神经传入前庭神经核,经前庭核过滤吸取有用信息传入大脑,经大脑统和组织再支配身体的行动。

  什么是感统?

  感统是感觉统和的简称。就是身体把各种感觉(视听嗅味触)统合组织的能力。

  通过人体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觉、前庭觉、本体感),将接受到的感觉信息通过脊神经传入前庭神经核,经前庭核过滤吸取有用信息传入大脑,经大脑统和组织再支配身体的行动。

  前庭觉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特别是大脑的中枢神经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

  本体感

  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作业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写字颠倒等问题,难免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

  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触觉,是人类的第五感官,也是最复杂的感官。触觉中包含有至少十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皮肤上有数百万计的感觉末梢。每一小块皮肤都与另一小块皮肤不同。每一小块皮肤上感觉器官分布的数量也不同,因此,对于疼痛、冷、热以及其他的感觉也不相同。

  平衡感

  是指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的刺激的协调能力。

  指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特别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平衡能力是一切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

  感统的创始人

  感觉统合的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提出,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在心理治疗时接触过很多自闭症儿童,他们接受治疗时都已经是学龄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爱尔丝博士与日本、台湾等十二位世界级儿童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感统理论、课程,并研制出数十种感统器材,最后把这套理论推行到教育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