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心理咨询当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药。对人们的现实困境,心理咨询其实一筹莫展。如果你向咨询师一直抱怨,那他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
你的故事,咨询师在听,但他却是在用眼睛听。他观察你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你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你解释,哪些是你的赋义。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让你受到启发,改变了一个视角,从“我是一个被动的受害人”变成“我是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很多东西就会变得不同。
不能对你扮演一个你想象中的“角色”
假如一个女子,事事都由父亲和丈夫拿主意,后来,丈夫离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很自然地希望咨询师能够像从前的丈夫和父亲那样,一直告诉她:“你最好怎么怎么做”。
如果咨询师满足了她——你需要一个父亲,好,那我就来对你扮演一个父亲,她会马上得到很大安慰,并对咨询师充满感激之情。但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不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他扮演了这个角色,咨询者就会继续依赖这种关系,失去独立和成长的契机。
很多时候,我们就会被某一种行为方式禁锢了自由,心理咨询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打破这种禁锢让它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中。
不能或很难立竿见影
如果一个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只是哭诉,咨询师就只能当一双好耳朵,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他必须等待,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入口”,等待她过了最初的宣泄阶段,做好领悟的准备,等待她开始投入,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长。如果治疗关系在起点时就中断,那就只能是一次失败的咨询,来访者没有收获。
心理咨询不像内科看感冒,一剂下去药到病除。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8~10次,每次30~45分钟。
不同于与朋友间的倾谈
情绪不好时,我们也会与亲密的朋友做一番倾心交谈,经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咨询中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有时与朋友的感觉非常相似,但不完全一样。你的种种感受与看法,会受到咨询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你的隐私,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关系立刻中断,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倾诉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一个咨询师,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每个咨询师都有他最适合的来访者,一位咨询师就曾说:“我最适合那些与我有相同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就像两个物体,震动频率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共鸣。理想的咨询就像谈恋爱,要双方都找到感觉,在同一频道互动,影响才会真正发生。所以,你在选咨询师,咨询师也在选择来访者,当然,一个咨询师的技术越成熟,经验越丰富,适合的范围会扩大。
如果一个咨询师非常适合你,那是一种机缘;如果他没有接受你或你没有接受他,不一定是谁的错,也许只是频道各不相同。
很可能不会让你一直感到满意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种误会,以为就像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有些时候,心理咨询也是很痛的,咨询师不会永远让你感到高兴,体验痛苦在心理咨询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症结往往是在那里。
此外,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咨询师的关系。不少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产生了意见,比如认为咨询师对他不够关心、对医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愤怒,但却不敢暴露出来,怕把咨询师得罪了。这样一来,互动受到阻碍,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实,这些感觉非常重要,要随时让咨询师知道,以此来调整你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