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我们为什么不敢去爱?

我们为什么不敢去爱?

2017-05-06 来源:广东燕岭医院心理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两种基本的恐惧:害怕被抛弃和害怕被吞没。害怕被抛弃是指,我们都渴望自由和自主,但是又怕做自己之后会被对方抛弃;害怕被吞没是指我们都渴望跟另一个人融合,但是又害怕被彼此吞没。

  1.我们为什么不敢去爱呢?

  我相信你听过很多种把人病理化的解答,比如因为你是“回避型依恋类型”,“焦虑型依恋类型”,“矛盾型依恋类型”,因为你是“爱无能”,因为你是“低自尊”,因为你“逃避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因为你“害怕做出选择”,因为你“从小得到的爱太少”,因为你“在上一段感情中的创伤还没有恢复”……

  这个清单似乎可以用无限长,而我们也总可以发明出新的概念来作为评判自己的标签。

  可最大的问题是: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比如“我是回避型依恋类型”,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似乎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你看,我不敢去爱,是因为我有病”,才想法设法用一个概念来“套牢”自己。

  可是我们却没有想过,这样的自我定义,会让我们更勇敢地去爱一个人吗?还是它仅仅成为了我们心安理得在这种状况下的一个借口,我们不再焦虑了,因为我们确信自己“有病”:你能把一个病人怎么样呢,人家也不想生病啊!

  我们当然要承认,所有过往的经验都对我们如何看待爱情有影响,我也并不是在否认童年时期我们跟主要抚养人的关系,对我们成年后亲密关系的重大影响。但同时,今天Joy想邀请你一起探讨的是,即使没有过往的羁绊,我们在爱一个人这个议题上,仍旧会感到害怕。

  这份“不敢爱”,并不是什么病,而是普遍人性。

  2.不敢去爱是一种普遍人性

  让我先来尝试着定义一下什么叫做不敢爱。

  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我说:“Joy,你觉得我是不是有病啊?我好像很希望被人看到,但同时又害怕被人看到。我很希望能够看到别人,但同时又害怕真正看到别人。”

  对此我的回应是:亲爱的,你没病,我们都是如此。

  我们渴望被对方看到,但是又害怕那些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并不被对方接受,从而最终被抛弃;我们也渴望看到对方,但是又害怕对方的那些不没完和脆弱,跟自己理想和期待中的样子不同,从而让自己失望。

  作为一个普通人类,我们的生命在亘古的宇宙中有如昙花一现,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终极议题。我为什么要扯到死亡上去呢?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爱一个人的代价是昂贵的,就算是我们的文化有朝一日能够容许我们同时跟几个爱人交往和生活,我们的时间仍旧有限。

  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选择一个人,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可能性,这本身就已经很吓人了。

  不敢爱并不仅仅指我们不愿意做出选择进入一段关系,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我们不愿意真正与另一个相遇,不愿意投入自己,不愿意真正参与跟另一个人构建一段关系。很多人都在一段关系中,但是他们同时又并没有真正在这段关系中。

  他们可能把别人当成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物化他人),可能渴望亲密但在真正亲密的时候又把别人推开,可能希望别人变成自己想象或者期待的样子而拒绝看到他们真实的样子(有多少父母和恋人就是如此啊),可能感受到自己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却又抗拒这种影响,可能渴望做自己但是又害怕停止讨好对方就会被抛弃……

  心理学家奥托·兰克曾经提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两种基本的恐惧:害怕被抛弃和害怕被吞没。害怕被抛弃是指,我们都渴望自由和自主,但是又怕做自己之后会被对方抛弃;害怕被吞没是指我们都渴望跟另一个人融合,但是又害怕被彼此吞没。大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自主和融合中寻找一种平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因为恐惧而选择仅仅用自己的一小部分跟别人相遇时,我们也同样只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种所谓“真爱”的一小部分。最终,我们让自己最恐惧的事情成为了现实:终其一生,都没有好好爱过。

  那么除了死亡焦虑以外,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渴望爱的同时,又如此焦虑和害怕呢?

  3.到底什么是爱?

  在讨论我们为什么会害怕爱之前,我可能还要在这里定义一下什么是爱?

  首先我想说任何的定义可能最终都是一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游戏,因为每个人对爱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也没有哪种我们说一定是爱,其他的一定不是爱。但如果我尝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去定义它的话,我更喜欢弗洛姆的说法:爱是真诚地为对方的幸福和福祉着想。

  雷蒙德·卡佛在小说[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女主的前夫说他太爱女主了,所以他想杀了女主。在他们吵架了之后,他拽着女主的头发,拖出去了几公里的距离。女主也深信前夫“爱她至深”。

  都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我们到底以爱的名义,做着怎样可怕的事情啊!

  我们的父母大概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太爱你了,所以我希望你变得更好,才在你考不上公务员的时候对你发这么大脾气。”

  这句话翻译过来其实是:“你不满足我的期待,我希望你考上公务员,可你竟然考砸了!我并不在乎你想成为谁,成为我让你成为的,不然我就会发火。哦,对了,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很多人会把强烈的占有欲,嫉妒,无时无刻想要粘在一起的感受,烈火般灼烧的欲望等等,看作是“爱”的一种表现,可在我看来,这些恰恰并不是爱的表现,而是本能与肉欲的作用。

  4.为什么爱是人类文明中永恒的主题?

  也许正是因为当它在真正出现时,让我们看到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我相信爱的意旨之一,是帮助另一个人变得更自由,更自我完成:我们超越了自己的期待(但并不是牺牲),让对方在一段关系中更能够做自己,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和限制;我们帮助对方去自我完成,在一段温暖,支持,理解和平等尊重的关系中,让对方安心地去探索和成长。

  当然了,被爱对我们来说也同样重要。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只有我们是爱的那一方,而对方是一味的索取,希望我们成为我们并不想成为的人,或者阻止我们去自我完成,恐怕关系也不可能长久。

  我想你心中可能有这样的疑惑:如果单纯从给予自由,帮助对方自我完成这样“利他”的角度谈论爱,听起来就少了点激情和神秘,不是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