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发点地不同。
死磕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一件事情,一件认为很重要,但是没有办法很好坚持的事情。
正是因为其比较难以完成,所以需要把自己逼到一个非常不舒适的区域,想尽办法完成。
比如我自己,一个死要面子的人,就昭告天下,我要完成每天一篇的文章。让朋友监督。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受到强烈的创作枯寂,开始烦躁不安。
对比自律,自律的出发点是为了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系统总结和回顾的过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想起了自己若干次的减肥失败,也许本质的区别就是在于此。
死磕的心态是减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我必须坚持。
而自律的心态就是:减肥是为了更好的贪吃。
认知心理治疗的核心观念是你对一件事情错误看法,才是导致不同结果的核心区别。
其次,再次是碰到阻力时的心态的不同。
13篇了,最高的点击率到600左右,最低的也有100左右。
是的,当你知道我在时刻关注点击率的时候,就能明白我焦虑的心态,
会因为别人的吐槽而忙于解释,会因为别人的不够详细的了解而慌张。
其实,这也是给我后面的创作带了很大的阻力,事实上,我已经准备了大概20多篇的未完成文,但是过于在于别人的眼光,一直搁浅。
假如我是因为自律而开始,那就会深刻体会为了锻炼自己得毅力而坚持。
对于不同的反应,积极的美美的手下,消极的也一下会心一笑。
再次是展现的气质不一样。
回想工作近10年,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在不同领域都有涉猎,美其名曰跨界掠夺。前两年,在投资市场转了一圈,了解一些资本市场,每天坚持看创业频道,学习很多企业的成功密码,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创业失败的分析。
但是最后还是失败的一塌糊涂。
我的邋遢,我的烦躁,我的错误金钱观其实在创业的过程中很早就暴露出来了。但我从来没有真正的修饰调整过自己,就忘了为什么出发。
其实从每每失败的角度去分析,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给我的答复很经典,这家伙,气质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最后是目的地不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意的本身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是执行力。
我听过很多人都这么说过,哎,20年前,老子就知道互联网聊天将来就是趋势了。10年前,我就知道手机聊天肯定能打败QQ。只能说自己没这个启动资金,否则有马化腾、张小龙什么事情啊。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QQ之前,中国出现了几百个聊天软件,微信出现之前,米聊已经成功吸粉3000万用户等等。为什么这些产品最后都失败了,这其中跟目的地是不一样的。
自律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让产品的本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不同的品质。而不是为了迎合消费者,死磕自己,死磕竞争对手。
想起一个最近学习的一个创业理念:创业1年,几百个对手,创业2年,几十个对手,创业3年,几个对手。创业5年,你会发现对手只有你自己。